广场舞“转正”之后需要“正名”

2017-08-27 22:04 来源:手机人民网

  日前,“我要上全运”全民健身网络竞赛活动——全国广场舞大赛在京启动,广场舞“转正”,就此“跳”上了全运会。

  广场舞是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表演形式,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群众性健身活动。作为一种大众健身项目,由于受众广,参与门槛低,年龄跨度大,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据估算,参与广场舞的全国人数在1亿左右,这显然是个庞大的群体。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就共同推出12套由专家创编、适合不同人群、编排科学合理、群众简单易学的广场健身操舞,表明了国家对于发展广场舞的支持。经常可以看到,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大街小巷,跳舞的人群处处可见,甚至有人把广场舞跳到了国外。“广场舞大妈”作为这一群体的代名词更是火遍了全球。

  不过,伴随着广场舞在全国的风行,随之而来的也是问题不断。近年来,广场舞频频与“扰民”“抢地盘”等负面消息挂钩。诚然,参与广场舞的大部分人还是健康向上的,是一个有正能量的群体,但是,个别人、个别群体的不文明行为在被放大后,“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还是影响了大众对于广场舞的看法,也让广场舞似乎成为不文明的代名词。进入全运会的广场舞,“转正”之后更需正名。

  其实,无论是声音扰民还是抢地盘,一方面反映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居民强身健体需求与城市可提供健身场地不足之间的矛盾,这是需要政府在城市建设中提前规划考虑解决的;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广场舞缺乏组织引导,自行其是的问题。往往随便一块场地,打开音响,跟着练的人多了,就自发形成了,没有人组织,更没有引导,一旦发生问题,只能是互相推诿,反而激化矛盾,使得事情变得更糟。显然,相比其他已经进入全运会的群众项目,比如太极拳、羽毛球等项目,广场舞还是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如何正名,无非加强管理和规范。实际上,为了改变广场舞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一些广场舞群体也自发行动起来,据报道,西安市某小区的广场舞大妈就发出倡议:时间控制在早7点至晚9点之间,音乐音量不超过60分贝,文明健身。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法规,并成立广场舞协会,都很好地起到了正本清源的目的。

  而“转正”进入全运会,对于广场舞的正名也是极有帮助的。这可以让这个群众项目更加正规,让广场舞这个群体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我规范和自律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引起各地部门的重视,让社会组织和政府加强引导和管理,加强与广场舞群体的沟通,解决问题,减少不文明现象的出现。相信这样下去,“转正”之后的广场舞,再也不用正名。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袁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