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迈向“诗和远方”

2017-10-15 15:4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航天事业这五年】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中国航天,迈向“诗和远方”

  ——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述评

  光明日报记者 叶乐峰

  航天探索永无止境,逐梦之行永不停歇。

  2017年9月12日23时58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后组织实施的系列拓展试验项目之一,将为我国空间站工程后续研制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技术基础。

  近五年来,“长征”“神舟”“嫦娥”“天宫”等字眼频频出现于公众视野,见证了中国航天一次次的跨越,也不断标注着中国太空探索的新高度,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取得丰硕成果。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火箭年发射次数居世界首位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诗仙李白的诗句似为中国运载火箭作了“浪漫注脚”。中国人对于“飞天”的向往和梦想,从流传至今的诗词里可见一斑。近五年来不断蓬勃发展的长征系列火箭,让梦想的实现更加铿锵有力。

中国航天,迈向“诗和远方”

  2016年10月17日,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一号出征仪式上。新华社发

  据官方统计,五年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发射80次,成功率超过96.25%,将137颗卫星送入太空,火箭的可靠性和高密度发射能力持续增强。据悉,2016年我国全年火箭发射次数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显示,2011年至今,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2016年,新一代的长征七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相继首飞成功,使中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运载火箭成功升级换代,擎起迈向航天强国的中国力量。

  一组数据显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1个100次发射历时37年,成功率93%;第二个100次发射仅历时7年,成功率98%。发射周期从60天缩减到不到20天。这表明我国火箭设计、制造及管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研制模式开启信息化时代。

中国航天,迈向“诗和远方”

  2016年11月3日,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新华社发

  近五年来,从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到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天舟货运飞船组成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试运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空间实验室阶段“成功首飞、稳定运行、健康驻留、安全返回、顺利补加、成果丰硕”的既定任务目标,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和宝贵经验。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中国航天创建60余年来,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随着未来中国对重型火箭、无毒无污染中型火箭、低成本运输火箭等关键技术的不断攻关,中国进入空间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将越发轻快。

  我们的未来是“诗和远方”——

  还将探索更多星空奥秘

  航天事业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空间技术,也就是各种火箭、卫星、飞行器的制造和发射技术等;二是空间应用,是让航天技术产生实际应用,比如提供通讯和气象观测服务等;三是空间科学,即不以技术和应用为目的,而是探索和发现新规律、新现象。

  “如果把这三部分比作一个母亲的三个孩子,那么在中国,‘老大’航天技术最受宠爱,‘老二’空间应用备受关注,唯独‘老三’空间科学长期‘缺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顾问顾逸东认为。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过去的五年,空间科学长期“缺爱”的状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空间科学取得重要突破,航天探索正迈向“诗和远方”。

  2016年,中国航天对“星空奥秘”的探索捷报频传。

  ——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完成19项科学实验并成功返回;

  ——暗物质卫星“悟空”在轨一年多,探测到黑洞爆发等多项发现,未来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开启人类在空间尺度上的量子科学实验,为未来在外太空开展广义相对论、量子引力等物理学基本原理的检验做好了坚实的技术准备;

  ——中秋之夜,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顺利升空。此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空间冷原子钟、探索空间微重力和强辐射条件下生物生长规律等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圆满完成。

中国航天,迈向“诗和远方”

  2017年6月,我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飞入太空,它可以观测黑洞、中子星和伽马射线暴等爆发活动天体。面向未来,中国人对“星空奥秘”的追问永不止步。未来五年,中国计划研制并发射5颗新的科学卫星;基于X射线属性特征、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能量与空间分布等的科学探测将进一步深入,在空间科学探索中中国有望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我们的生活阳光灿烂——

  航天技术创造美好生活

  航天不只是高大上,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近五年来,中国航天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让“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成为现实”,惠及国民经济、百姓生活。

  一杯滚烫的开水,倒进杯子不一会儿就变成温水,口感适宜。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一款快速调温杯悄然走红。别看只是一款小水杯,却与我国不久前发射的“快舟”火箭使用了同样的航天相变材料技术……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一大批“高精尖”的航天科技悄然“幻化”成各类便民福利。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航天科技集团民用产业收入达到1280亿元,占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从北斗导航系统到“天眼工程”的高分专项,再到实践十三号高通量通信卫星……一系列普惠民生的航天重大工程为大家绘出了一幅由航天高科技支撑的美好生活画卷:不论身在何方,“北斗”帮你导航;足不出户,“风云”帮你知天象;万米高空的飞机里上网、打电话也不再是梦想。

  “这些是对‘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最佳诠释。”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说。截至目前,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卫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7000万。“北斗”终端持有量400万余套,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

  当前,空间信息正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融合,“互联网+卫星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航天成果转化成效初显,有效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

  试看未来的中国航天,中国载人空间站将呼之欲出,航天“神剑”将筑牢国家安全之基,航天探测器将飞向更加深邃的太空,军民融合将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5日 08版)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