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成宏观经济稳定器

2022-01-07 07:2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21年,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小幅升值的态势,但仍保持在合理区间双向波动。其中,3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落,一度接近6.58;5月和12月又升至6.35附近。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进入2022年,人民币汇率将如何变化,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人民币汇率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人士。

  升值主要受市场供求驱动

  2021年人民币之所以升值,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主要是受市场供求驱动的影响。

  根据现行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人民币汇率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个是上一日的收盘价,还有一个是篮子货币汇率走势。上一日收盘价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的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而篮子货币汇率走势则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这也就是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曾提到的,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报价机制背后,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逻辑,那便是:美元强,人民币弱;美元弱,人民币强。但是2021年以来,美元不跌反涨,前11个月涨了6.6%;若按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定价公式,人民币兑美元应该是贬值的,结果人民币不但没有贬值反而略有升值,这是为什么呢?

  管涛分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供求在起作用。因为2021年以来,我国境内的外汇市场总体上是供大于求,前10个月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顺差合计是194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将近一倍。而上一日的收盘价相较于当日的中间价累计偏升值,贡献了过去11个月人民币中间价升值的170%。可见2021年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受市场供求驱动的影响。

  由于中国强劲的出口和去年年底较强的结汇意愿,近期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持续脱钩。对此,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表示,人民币之所以能走出独立行情,固然与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持续上升、中国持续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美国财政贸易双赤字恶化损害美元信用等多重因素有关,但短期最直接的驱动力,还是来自强势出口。出口几乎每个月都好于市场预期,截至2021年11月仍保持20%以上增速,带来贸易顺差高企、外汇流入增多等,支撑人民币表现强劲。

  辩证看待人民币汇率升值

  人民币汇率升值会给经济和企业带来什么影响?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人民币升值可能对出口企业的盈利会有影响,但对整个进出口行业的影响要做综合考虑,既要考虑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也要考虑对进口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改善进口企业盈利是有帮助的,即便是对出口企业而言,也有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需要进口原材料,允许人民币适度升值,将有助于抑制输入性通胀,降低进口成本。2022年全球经济将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通胀压力仍将维持在高位。”谢亚轩解释称,此外,如果2022年美元出现回落,人民币兑其他货币也可能会顺势走弱,而且下降的幅度更大,这对于出口多元化企业的盈利也会有帮助。

  谢亚轩同时认为,汇率略偏强更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如与实体经济有关的服务业,也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所以汇率升值对中长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应该得到强调。因此,对于2022年可能出现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要进一步提升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并要容忍汇率的波动,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实行更为灵活浮动的汇率,减少和避免汇率的扭曲,并应辩证看待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经济和企业的影响。

  实际上,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汇率避险已成为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召开的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八次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部署推动风险中性工作以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推动银行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导,切实帮助企业完善汇率风险管理。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市场主体对汇率波动的认识更趋理性,避险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和套保比率明显提升。

  业内人士强调,目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开始调整,影响汇率的因素较多,未来人民币汇率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双向波动是常态,合理均衡是目标,偏离程度与纠偏力量成正比。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只有坚持风险中性理念,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

  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浮动

  对于2022年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因素,管涛表示,在贸易项下,中国出口前景仍然是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键因素。2022年中国出口形势主要取决于全球疫情发展,面临两种情形。如果全球疫情逐步好转,经济重新开放,中国可能面临出口订单外流、增速回落、贸易顺差下降的情况,将收敛境内外汇供求缺口,人民币汇率可能偏向贬值方向;但如果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经济重启受阻,中国出口份额上升、贸易顺差扩大,将继续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管涛同时表示,资本项下,资金流入或流出与人民币汇率走势没有必然联系。比如,2021年前三季度,资本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均为逆差,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分别下跌0.7%、上涨1.7%、下跌0.4%。这是因为在央行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干预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呈镜像关系,即经常项目如果是顺差,资本项目必然是逆差,同期人民币汇率可升可贬。

  谢亚轩则认为,考虑基数原因,未来中国出口增速有可能呈现回落的趋势,但2019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规模较之前有适度的上升,对应的是全球需求对中国产品需求改善的大趋势。所以,未来经常项目顺差规模和我国GDP的比重仍将维持在1.5%到2%之间,随着GDP规模以每年5%到6%的正常速度增长,2022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规模仍将上升,从市场供求的角度亦将支持偏强的人民币。

  除出口前景外,2022年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因素还包括中美利差、金融风险、经济复苏以及美元指数等。管涛表示,2022年如果美国通胀指标持续高企,不排除美联储可能提前加息,而国内为了经济稳增长的需要,货币政策要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民间部门货币错配明显改善,并且当前国内通胀压力相对较轻,这些都增加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空间。如果美元流动性趋紧,而人民币流动性继续宽松甚至更加宽松,这可能进一步收敛中美利差,减缓外资流入势头,进而收缩外汇供求缺口。”管涛分析认为。

  近日召开的2022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管涛看来,随着金融开放日益扩大,人民币汇率将越来越具有资产价格属性。而有深度广度、有流动性的外汇市场,才能更好发挥资源配置、价格发现、风险规避等市场功能。为此,应该加快培育境内外汇市场,有序扩大金融双向开放特别是拓宽民间对外投资渠道,并且让跨境资本双向流动更多在境内完成本外币兑换,增强在岸市场在金融交易方面的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积极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经济日报记者 姚 进)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