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国内生产总值站上百万亿元台阶。接下来,中国经济怎么干?对此,专家表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经济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刘晓光:
畅通经济循环 夯实发展基础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2020年,中国经济站上百万亿元台阶,这是我国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标杆性成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政府债务研究中心主任刘晓光表示,接下来,中国经济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畅通经济循环,而畅通经济循环的有效手段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刘晓光表示,过去5年,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成了“三去一降一补”阶段性任务,这是中国经济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能够保持强劲韧性和弹性的原因所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各类微观市场主体的修复还在继续,供需结构失衡的矛盾有所显现,疫情冲击也暴露了供给体系存在的一些短板问题。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全面复苏之年,只有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才能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对此,刘晓光认为,中国经济站上百万亿元台阶后,要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在核心技术、关键环节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
刘晓光强调,还要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快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他认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发展方式与政策体系转型、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体系,是接下来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疫情挑战,平衡好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实现增长政策体系的平稳转型,是关系中国经济能否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刘晓光认为,必须加快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以此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同时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有序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刘晓光表示,要统筹考虑,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畅通国内大循环,进一步夯实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科技创新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余江:
立足更高起点 科技自立自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沈 慧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的“科技大年”。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科技创新不仅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更为经济快速复苏贡献了力量。下一步该怎么干?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余江表示,要立足更高起点、更大空间,构建新发展阶段的竞争新优势,依靠创新驱动助力经济发展在质量、效率与动力方面全面跃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智能化和国际化,构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条件和新基础。
“今后,推动产业链价值链的现代化将更加依托面向上游、面向前端的创新。”在余江看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需要强化智能控制、数据中心、云服务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产业基础能力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推动关键技术突破、新产品规模商用和产业生态培育诸环节紧密结合,形成大纵深、跨学科和全链条的协同创新态势。
与此同时,要着力防风险、补短板和锻长板,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余江表示,要努力攻克“痛中之痛”,聚焦前沿集成电路工艺、基础软件系统、高端芯片设计、高端制造设备等“高精尖”核心技术;要突破“卡脖子”瓶颈,需要完善传统“引进—消化—吸收”的线性创新范式,重视其跨学科协同、融合技术等内在要求。
“例如,新一代光刻机研发不仅需要光学、数学、物理学、微电子学、材料学与精密机械及控制等多学科团队大纵深协同,也需要我们在结构、器件、工艺及检测等领域潜心攻克系列核心科学技术难题。”余江说。
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余江表示,要在新的战略高度彰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巨大势能,让有活力的新型研发组织形态不断涌现,聚焦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和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同时发挥下游领军企业作为“超级用户”的集成优势,牵头组织创新联合体,通过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激活各类产业合作伙伴创新潜能,在产业上游形成一批掌握特色技术和独有设计等的中小隐形冠军企业,实现跨环节、跨生态融通创新。
“坚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有效释放社会中蕴藏的创新潜能,还要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创新攻关体系中的突破牵引作用。”余江认为,国家层面可以更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真正不拘一格降人才,支持勇于挑战最前沿科技难题的顶尖人才与团队,更快攻克核心科技难题。
扩大内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
坚持系统思维 统筹需求供给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冯其予
“中国经济已站上百万亿元台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与韧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际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中国经济需坚持系统思维,统筹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要注重规模扩展,更要加快科技、创新、质量、效率等方面的跃升。
魏际刚表示,首先,紧紧围绕群众需要,充分考虑各类人群诉求。“经济体系、结构、布局以及产品品种、数量、品质、价格等,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需求,使经济体系与各类需求相吻合,经济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匹配,经济发展与国内外需求条件相适应。”他说。
同时,魏际刚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共性技术、基础软件、基础研究等方面瓶颈。应大力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高端装备、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坚持“质量为先”,将质量突破作为经济由大变强的关键予以重点推进。魏际刚表示,在这方面要强化标准引领,形成“底线标准、消费者满意标准、战略性标准、国家安全标准、未来标准”相统一的产业标准体系。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构建质量与价格的科学联动和反应机制。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诚信体系建设。增强基础设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保障能力。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重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更好发挥基础设施的协同效应。
魏际刚表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规划、设计、生产、流通、消费、投资、运维等各方面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目标,推动绿色化转型与绿色产业发展,统筹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发展,促使企业提供清洁环保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魏际刚提出,要以高度开放和对外连接的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吸引各方资源和要素,构建多元化国际市场,稳定扩大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努力发展潜力市场。
对外开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宗芳宇:
更高水平开放 更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的背景下,2020年我国经济实现逆势增长,经济规模首次超过百万亿元,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提升。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宗芳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站上了新起点,但也面临新任务,要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完善开放布局、提升开放质量,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以高水平开放促改革,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宗芳宇说,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创新贸易、投资、科技、金融等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显性和隐性障碍,促进开放举措及时落地生效。此外,要加强信息共享与发展联动,形成与高质量要素资源流动相适应的监管体制,高标准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以高水平开放促发展,要形成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新局面。宗芳宇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需求水平及内生动力显著提升,要继续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深挖两个市场、统筹两种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增长新动能,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要扩大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开放,促进对外与对内协同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开放,打造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自贸港等国际竞争合作平台,形成东中西协调联动、陆海统筹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以高水平开放促创新,要强调提高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作用。宗芳宇认为,全球化背景下大国科技的自立自强,不是依靠封闭的内循环,而是要融入全球创新生态,配置全球创新资源。要顺应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体系与宽松适度的新业态监管环境,引进全球优质创新要素与资源,助力关键科技攻关突破,共同做大做强技术生态。
以高水平开放促共赢,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宗芳宇表示,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同构筑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拓展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要以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达成为契机,继续拓展高水平自贸区和投资协定‘朋友圈’,为全球带来更加公正合理的新理念、注入经济复苏新动力。”宗芳宇说。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