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播计划培养“乡土直播员”

2020-08-10 10:5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严红枫 陆 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桂芬

  “最后10秒抓紧抢购,大礼马上送完。”每天上午,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青石镇“村播街”,新晋主播刘贤龙都要在直播间销售农产品。相比两个月前,镜头里的他自信、放松了许多。“村播基地线下课堂+线上实操,让我快速成长,收获1万多粉丝。”刘贤龙欣喜地说。

  41岁的刘贤龙原本在外做生意,销售农产品。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产品滞销,刘贤龙萌生了直播带货的想法。“看到青石镇打造村播基地,建了‘村播街’,给出了场地免租、培训免费、平台共享等政策,我赶紧入驻。”刘贤龙说,到8月初,现在街上有7家主体入驻,大家一起参加线下理论培训,线上直播实训,技能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早在去年7月,衢州市柯城区通过“村播计划”,以专业系统培训方式,培养出一批“多肉娘娘”“面条陈掌柜”“柚子姐姐”等“乡土直播员”,让农民用直播的形式为农产品打开销路,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柚子姐姐”名叫方瑜,是浙江金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主要研发各类成品蜂蜜茶。“去年有场直播,我们的蜂蜜香橙茶仅半分钟就销售2万份共4万瓶,销售额59.8万元。”她感慨,没想到电商带货能力这么强,这更坚定了她继续做好直播的信心。

  “发展‘村播’产业正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的有力抓手。衢州乡村振兴讲堂整合了全市党员群众教育培训资源,有好老师、讲好内容,老百姓愿意来、坐得住、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使之真正成为乡村振兴主平台。”衢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晓峰告诉记者,一年来,全市已举办各类技能培训2000余场,培训低收入农民2.3万余人次,转移就业8300余人,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17亿元。

  记者了解到,衢州市将乡村振兴讲堂和乡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依托讲堂孵化“村播”产业,助力项目建设,夯实全面小康的产业支撑。在柯城区万田乡的乡村振兴综合体还建成全国首家“村播”学院,并出台有关引进培育“村播”人才奖励政策。

  “新农人”正引领传统农业新变革。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衢州全市乡村振兴讲堂百名领导干部、明星主播进讲堂开展直播,带货达3.3亿元。1月至5月,衢州电商销售额达99.5亿元,同比增长31.6%,居浙江第一。

  乡村振兴讲堂关键在“讲”。常山县青石镇充分了解民意,从当地实际出发,通过与杭州等多家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合作,为所有有兴趣从事该行业的村民提供专业指导。

  “想卖什么,想学什么,我们就讲什么。”杭州平定投资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华相说,“许多课程都很‘潮’,比如时下流行的短视频拍摄等,都进入了乡村振兴讲堂的课程中。”

  “感觉这块很有前景,我想创业,这里有我想学的,又免费,所以就来了。”调试设备、学习讲话技巧,跟着主播学习了几天,青石镇水南村村民龚苏君兴趣越发浓厚,决心好好学习,尽快上岗。

  针对培训“结业”但缺少经营资本的农民,衢州市联合农信联社,开展“无感授信、无线放贷”业务,组织百亿普惠金融授信下乡,农民可以在线申请无抵押信用贷款。仅江山市一地,今年就面向农户授信223亿元,覆盖农户数91%。在乡村振兴讲堂培训带动下,今年上半年,衢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

  以讲堂育人才、以人才引项目、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促发展,衢州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强音。衢江区湖南镇蛟垄村开办了“衢姜”讲堂,围绕小黄姜种植、储藏、电商销售等环节进行农民创业系统辅导,带动村里80%的农户种植销售小黄姜,亩产量从3000斤提升至5000斤,单价从3元提升至7元,户均增收近8000元。龙游县“飞鸡讲堂”结对培训邻近村300余户低收入农户,帮助每户年均增收两万余元。“飞鸡讲堂”还搬到了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帮助当地1000余名贫困人员精准脱贫;江山河南商会副会长郑良明在一次讲课中被家乡发展前景打动,毅然决定回乡发展。他回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才两个月,就为村庄引进农产品种植基地和消防产业两个项目。开化县华埠镇“e云”乡村振兴产业园原本已经濒临倒闭,引入乡村振兴讲堂后,仅5月份,就新增入园企业6家,直播销售产品1100万元,帮助农民群众增收77万元……

  “农民有体面,小康才能全面。”林晓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提升乡村振兴讲堂内涵,以更深入扎实的成效,为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衢州方案、贡献衢州力量,“努力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0日 01版)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