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曾是个典型的贫困村,2013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1668元。也就是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个小山村,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从此,十八洞村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近七年时间过去了,十八洞村遵照“精准扶贫”的理念,摸索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小康路。
眼下,十八洞村正是山花烂漫。一大早,村民龙先兰夫妻俩就来到了山崖边,给自己的蜂箱打扫卫生。
龙先兰的养蜂事业是从2014年开始的。前些年,因为十八洞村自然资源匮乏,交通闭塞,村里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务工。龙先兰也不例外,来到浙江台州打工,一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一次回乡,他发现自己的家乡变化很大,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野生蜂蜜特别受欢迎。
看到了商机的龙先兰找到了花垣县驻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而此时的扶贫工作队正在了解每个贫困户的技能特长,进行“精准扶贫”、分类指导。听了龙先兰的想法,扶贫工作队决定帮助他联系养蜂师傅学技术,当地银行还给了他5万元的免息贷款作为启动资金。经过五年的发展,2019年,龙先兰的蜂箱数量从最初的4箱发展到了1200箱,蜂蜜产量超过了600公斤,夫妻俩年收入达到了50万元。
龙先兰告诉记者,十八洞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从2013年开始的。2013年11月3日,是他和乡亲们至今难忘的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开发,他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