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风频吹 企业能否迎来融资春天?

2018-10-20 14:59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20日电 (赵竞凡)今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成为不少实体企业的切身感受。究其原因,专家认为,一方面由于经济基本面变弱,银行风险偏好降低,贷款意愿减弱;另一方面,银行受资本充足率等制约,普遍存在风险资本不足的情况,对“宽信用”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

  人民币 中新经纬张义华摄

  社融增速向下,债券违约频发

  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部门于2016年下半年起着力整治银行表外业务。受此影响,表外融资规模不断下降。中信证券测算,今年以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规模从年初的1178.23万亿元下降到8月的-2891.06万亿元,最低时跌至-6914.72万亿元低点。

  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直接反映的业务,因监管难度大,从而具有潜在风险。但是其规模缩减,为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走低埋下了伏笔。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量,其中一部分便是表外业务。今年以来,表外融资规模不断收窄,受此影响,社融增速也随之放缓。央行数据显示,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从1月的12.7%一路跌到了9月的10.6%。

  2017年以来各月完善后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可比口径) 截图来源:央行官网

  由于社融规模反映的是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中获得的资金支持,其增速下降,或折射出融资环境趋紧的现实。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指出,融资环境趋紧导致企业信用风险上升,银行风险偏好下降,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

  企业信用风险的上升在“违约潮”上得到了体现。今年以来,信用债违约事件频发。据Wind数据,截至发稿,年内共有100只债券违约,仅第三季度就有55只,一、二季度分别有13和15只。

  企业信用风险敞口加大,致使银行风险偏好回落,这一点在金融数据中已得到体现。央行数据显示,9月份,非金融企业贷款中,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3800亿,较前值多增400亿,为年内次低。此外,票据融资增加1742亿,较上月大幅下降2300亿;短期贷款增加近1100亿,较上月多增2800亿。

  中国人民银行 中新经纬王潮摄

  上述数据说明什么?恒丰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蔡浩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分析道:“从9月数据来看,中长期贷款增长情况并不乐观,银行新增投放仍以短期品种为主。这显示出在稳中有变的经济环境下,银行出于防风险考虑,对信用投放仍十分谨慎。”

  政策频发力,未来降准降息可期

  为缓解企业融资困境,央行年内多次发力。MLF质押担保品扩容,一定程度上起到扩大流动性投放的作用;将流动性定调由“合理稳定”转变为“合理充裕”;截至目前四次降准,共释放流动性约23000亿元。

  伴随政策支持,融资难、融资贵的“重灾区”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已有所改善。央行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19亿元;而国泰君安证券测算,人民币贷款中的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1619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229亿元。

  国泰君安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认为,鉴于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多短贷,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多长贷,这可能表明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有所改善。

  企业短期贷款(多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贷款)改善 图片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然而也有专家表示,受负债成本上升影响,银行的“宽信用”或受到制约。中信证券测算,自2016年4月以来,银行负债成本已从1.64%上升到今年二季度的1.87%。蔡浩认为,受制于资本充足率等,银行普遍存在风险资本不足的情况,对“宽信用”的支持心有余力不足。

  银行负债成本升高,非一日之寒。中信证券研报称,存款规模增速下滑是银行负债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研报并指出,2015年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商业银行间关于存款的竞争日益激烈,资金成本随之上行,银行净息差逐渐收窄。

  从近期存款规模来看,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7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5%。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相较13%以上的贷款增速,8.5%的存款增速明显偏低,银行信贷供应受制于存款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

  虽然银行负债成本高企依然制约宽信用的实现,但随着表外业务逐渐走向正轨,合规的表外融资或将被鼓励以缓解银行负债压力。近期,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表外业务是银行的正常业务,要整治的是在通道里空转的表外业务,对于直接用于实体经济的表外业务,不但不压缩,还要鼓励。

  鉴于此,明明认为,利率、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还有相当的空间,未来降准甚至降息等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政策仍可期。

  “今年以来支持政策频频出台,市场利率已处于较低水平。但从货币到信用的传导机制不尽通畅,资金较多‘淤积’在银行间市场上。因此,打通资金流通渠道仍是重要工作。”连平此前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称。他并表示,未来货币政策预计保持稳健,视情况定向降准或还会实施,但存贷款基准利率预计不会调整。(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