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0月10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川藏铁路规划建设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规划建设川藏铁路,对国家长治久安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定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10月10日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央会议聚焦自然灾害防治,表明我们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凸显出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治,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防灾减灾救灾成效举世公认。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危急关头,我们党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举国之力,统一调度,统一指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与自然灾害的顽强抗争中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一个个奇迹,谱写了一曲曲人定胜天的恢宏赞歌。
提升防治自然灾害能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始终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自然灾害威胁群众财产生命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水平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队伍建设、制度完善、经验总结和能力提升等各个方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2016年国务院修订发布《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18年成立专门的国家应急管理部,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更加重视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彰显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新时代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的现实课题。因此,我们要认真落实好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强化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
防灾减灾救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生态优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期待社会各方不断做出新的探索和更大作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给力的保障。(南方网高谭)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