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5日讯(记者李丹丹 专栏 韩秉志 专栏)“随着5G时代的渐行渐近,我国在5G领域的设计制造能力已经走在了国内乃至国际前沿,在未来也有望成为全球5G相关技术的最大输出地并引领全球5G通信走势。”全国政协委员、东怡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主席梁满林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全国政协委员、东怡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主席梁满林
由于5G突破性的高信号传输要求,传统材料特别是传统高分子材料由于介电常数限制已经无法适用于5G核心器件材料。梁满林委员告诉记者,苹果公司IPHONE X在全球率先采用液晶高分子材料(LCP)作为手机天线材料,并逐步确定了未来在5G核心器件中大规模使用LCP作为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同时,国内相关终端厂商和核心器件制造商也在跟进相关LCP材料使用标准。
经调研高分子行业相关通讯设备核心制造厂商,目前我国近年来LCP材料技术快速发展,相关材料性能已经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材料,梁满林委员表示,“但在实际的进口替代过程中,相关通讯设备核心制造方使用的仍是进口LCP材料,其中很大原因是由于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对国产LCP材料价格及国际竞争力的限制。”
据了解,LCP属于一种化学结构特殊的聚酯类化合物。但由于其制备工艺复杂,且条件控制要求严格。“2017年之前我国在LCP材料制备领域始终处于空白,正基于此,国内有关部门并未对其实行单独的出口退税政策。故按照《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LCP归类于《商品综合分类表》第七类第三十九章‘3907999900初级形状的其他聚酯’,出口退税率仅为5%,远低于通用塑料及其他工程塑料13%出口退税率。此外,经查阅相关政策,日韩等国家目前对LCP实行全额返还消费税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其材料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大量销往中国。”梁满林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