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委员谈机器人与状元比拼高考:没有必要 技术可干别的事

2018-03-13 17:06 来源:未来网

  未来网(www.k618.cn 中央新闻网站)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程婷 谢深森)对于去年引起热议的考试机器人与高考状元比拼的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晓明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既没什么必要性,也说不上来怎么去和教育直接联系上。”

  李晓明认为,“做一个技术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技术研究可以用于干别的事,不一定用于机器人考试。”机器人考试听起来很厉害,但是技术本身应该有其他用途。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晓明。 未来网记者 程婷 摄

  技术基本到位 欠缺制度“东风”

  除了研究机器人考试,技术当然有其他的用途,比如通过技术更好的实现在线教育。李晓明以北京大学推出的一个计算机编程的“慕课”为例说,“一共七门课,如果一个人真的好好学完,做一个什么程序员是没问题的。”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不是愿意学,或者怎么让潜在的学习者相信他通过这一学习,能有不一样的前途。据李晓明介绍,这门课程有几万人选择,但是真正通过的大概只有20多个。

  因此,李晓明提到两点,第一,怎么让那些潜在的、能够学习好的人来学习,让他们理解这是一个有前途的事,需要社会氛围、需要制度安排;第二,怎么样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老师哪里活动帮助,也需要有一些制度的安排。

  人工智能离普通使用还有很大距离

  李晓明认为,目前市面上的一些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有示范作用,但是离普通使用还有很大距离。说起人工智能真正能在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李晓明认为是结合在线,做大规模个性化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使得在线教育做到大规模个性化。因为在线教育大规模已经没问题了,我们线下的教育,个性化也没问题了。两者结合以后,我相信就应该能做到大规模个性化了。”

  目前一些在线课堂实现一个老师同时和很多学生上课,还可以监测大家不同的表情。一些教育机构也借此宣传自己技术先进,使用了人工智能。这算不算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呢?李晓明认为是,理论上也可以实现,但是实际上做不到普遍使用。“问题是当真的很多人的时候,要去看一千个人的情况怎么办呢?老师要付的成本很高。”

  此外,李晓明指出,“大部分个性化是基于大量数据的,而非我看得见你们所有人,我给你们个性化的教育。”

  另一方面,李晓明希望在人工智能+教育的路上,有更多的人加入探索。未来到底会怎么样?他说,目前不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有一天,就像今天的课堂离不开PPT一样,未来的课堂也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了,那这就叫做真正化进来了,相融合了。”

  畅想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前景,李晓明有三点期望,第一,技术支持要到位;第二,需要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第三,社会要一步一步承认技术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