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新动能

2018-03-13 16:2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现代旅游产业已经高度依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来满足大规模旅游迁徙的需求。“互联网+旅游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这种变革才刚刚开始,我们唯有拥抱这场互联网带给旅游业的更全面、更深刻的革命,才能赢得旅游产业的未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过去五年工作回顾部分,用“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万增加到1亿3千多万”的数据印证了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不无感慨地说道:“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成就时首次把旅游相关数据写入其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旅游产业更需要关注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另一个极为重要的表述:“发展壮大新动能”。为此,旅游产业要推进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互联网+旅游业”产业融合,提高旅游创新能力。

  旅游业增长引领世界经济复苏,且发展潜力巨大。当地时间3月7日,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行业展会ITB Berlin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会议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旅游业已经连续六年领跑世界经济增长率,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旅游业增长超过我国经济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7亿人次,同比增长3.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增长15.1%。初步测算,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

  需要指出的是,旅游产业近年来之所以得以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搭上了互联网发展的快车。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在线旅游交易覆盖总人数和市场总规模将翻两番,有望突破6亿人和1万亿元。据专家预测,我国旅游产业的需求远没有充分挖掘及释放,相比邻国韩国和日本,至少还有成倍的上涨空间。

  互联网与传统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相关数据显示,当下90%的出游游客通过网络和手机客户端进行相关数据搜索,50%以上的游客通过在线及手机客户端正式预订旅游产品。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主力消费人群转为80、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人,在线旅游的市场渗透率会进一步提升。

  现代旅游产业已经高度依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来满足大规模旅游迁徙的需求。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应用,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 正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8年“发展壮大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之一。要让“互联网+旅游业”成为经济新动能的关键落脚点之一,各级政府应努力创造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互联网企业放开手脚,创新服务,公平竞争,尽快把多样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推向全世界。

  我们要清晰地看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互联网+旅游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这种变革才刚刚开始,我们唯有拥抱这场互联网带给旅游业的更全面、更深刻的革命,才能赢得旅游产业的未来。(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盘和林)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