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魏金金专栏)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推动文化走出去的的过程中,用文化名片讲好中国故事尤其重要。对于中国戏剧走出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3月6日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希望在世界国际艺术节上,可以越来越多的看到彰显中国国家气象、思想精深,医术精湛,制作精良,蕴含中华深厚文化气息和艺术精神的精品力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 受访者供图
工作十八年来,田沁鑫先后创作了多部中国原创戏剧作品和中国文学名著改编话剧作品。此前她曾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让她感到幸运,因为回望历史,她看到的“不是爱迪生发明电灯,也不是好莱坞、百老汇文化”,而是从先秦的优到汉百戏,唐参军到宋金院本,元杂剧到600年前的昆曲至200年前的京剧。中国戏剧艺术综合儒家“中和之美”,道家“超脱之虚”,楚骚文化“夸饰之奇”,禅宗“意境之说”相结合,将中国文化义理与中国艺术审美相结合,中华艺术传承厚重悠久,中华文化精神源远流长。
历经五千年未曾间断的文明滋养,中华民族的文化兼具独特性与复杂性,其中包括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人情世故等等。“既然有复杂性,我们就要把中国文化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表达出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和中国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将深厚的文化主题内容通过戏剧的方式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呈现,进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田沁鑫如是说。
谈到具有中国气象的戏剧,田沁鑫坦言,推出精品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做的事情,“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表情,推出处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精品力作,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莎士比亚我们也可以讲,但关键要融入中国艺术家的个性表达。在国际性艺术节上,很多世界知名剧团都有展现本国气质的戏剧,同样,我们也要将中国故事以现代视角展现给世界"。田沁鑫接着谈到,“当前我们已经有了一流的技术、灯光、设备,在艺术创作与表达形式方面,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但在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中国文化气质的刻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
另外,对于戏剧人才的成长问题,田沁鑫坦言,“要给青年戏剧编剧、导演们创造实践的机会,有一定的资金保障,激发青年戏剧人鉴赏力和创造力,提升戏剧全行业的艺术性与技术性能力”。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