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两会系列评论之十四
吴 昇 杨 飞
政府工作报告在“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部分提出,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是其中之一。
攻坚,意味着要啃的都是“硬骨头”。就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而言,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我们可以看到,五年来,妥善应对“钱荒”等金融市场异常波动,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以“安全走向”化解重大风险,要有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牢牢把握主动权。面对风险挑战,关键是突出问题导向,不忽视风险苗头和小概率风险,也不放过风险聚集点和大概率事件,既防“黑天鹅”,又防“灰犀牛”。
以“安全走向”化解重大风险,要有战略定力。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能有侥幸心理。要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下大气力规范金融秩序。同时,强监管、防风险需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讲究方法,要遵循客观规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重在实效。
以“安全走向”化解重大风险,要有真招实措。一方面,“堵住后门”,要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防范和治理各类经济泡沫;另一方面,“开好正门”,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率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