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关婧)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凤朝做客中国经济网“对话新国企”访谈。
左起:中国经济网主持人龙煦霏;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凤朝。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相成/摄
王凤朝代表指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体制机制调整,是现阶段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机遇。但同时国有企业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有企业自身的活力和动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王凤朝代表认为国有企业需要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增强自身的实力。他以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发展”)为例,用“突破、创新、强化”作为2017年企业的三个关键词。
突破,主要表现在四川发展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去年四川发展的资产总额达到了8941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18%;净资产达到2624亿元,比前年增长了19%。另外,四川发展还积极布局金融产业投资领域,设立了13支产业投资基金,投向高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和军民融合领域,为四川产业结构调整添砖加瓦。
创新,主要体现在四川发展去年人才队伍的建设。2017年四川发展推行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使用标准和使用规范。除了国资委任免的干部以外,其他干部岗位通过公开招聘、猎头推荐、定向挖掘、内部竞聘这四种方式,实行完全市场化选聘,并且按照市场化对标确定干部薪酬。
强化,则表现在四川发展在2017年强化了党的领导,强化了党委的主体作为、责任,明确党委把关定向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王凤朝代表表示,公司内部把党的有关规定、要求固化在公司章程里面,形成了以制度、以规范来明确党委的领导作用。
在谈到国有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时,王凤朝代表指出,“现在应该从简单地追求规模到追求企业发展的效益。原来叫国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现在叫做强做优做大,这是一个本质性的转变。”
王凤朝代表认为,高质量发展应该包括做强做优做大、提高核心竞争优势、防控风险、绿色可持续发展、包容开放加强合作、承担社会责任六个方面。
特别是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王凤朝代表指出,国有企业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主体,应该积极回馈社会、回馈人民。
“2017年,四川发展在四川七个市(州)、十一个县都有扶贫点和扶贫项目,并委派了企业员工、干部驻村。王凤朝代表介绍到,四川发展在凉山州组建了四川省农业投资公司,从农民的培养到最后产品的销售形成闭环,根本性地解决返贫问题。”王凤朝代表说到。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