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热议乡村振兴战略:“指挥棒”在哪里?

2018-03-06 14: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周琳)3月5日下午,北京会议中心会议楼,在一层座无虚席的会议室内,农业界别委员就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焦点自然而然地落到乡村振兴上。

  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落实?“指挥棒”在哪里?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蒋齐第一个发言:“我搞了几十年荒漠化调研,是一位老农业人了。这几年农业农村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要继续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得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确保‘耕地退得下,农民稳得住,复垦不反弹’,保证青山永驻、绿水长流。”

  与蒋齐委员看重“土地”不同,全国政协委员、贵州林业大学林学院院长丁贵杰更强调人在乡村振兴的作用。“乡村振兴有其复杂性,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可能更多涉及种养结构和效益问题,而在中西部偏远地区,首先要解决的是吸引人和留住人的问题。要破解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需要吸引城镇人才返乡务农、创业,还要留住农村人才、不断档,长远看更要提高农民素质。”

  “我看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有地,又要有人,还得有钱。”全国政协委员、山东林业厅厅长刘均刚举例说,“今年的政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成造林1亿亩以上。这需要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提高每亩地退耕还林补偿的标准,调动农民保护绿水青山的积极性。目前看各地的补贴还有差距,建议探索构建跨区域的补偿机制。”

  “你们说了人、地、钱,我来说说房吧。”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说,“我到部分农村调研发现一个现象。收入中等的农民一般住二层、三层的小楼,而收入特别高的农民却住的是破旧平房——这是因为条件好的农户早就在城里置办楼房,变成市民生活。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集中土地转移安置农民,按照市场化的原则为农民建新屋,还需要出台政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高城镇化质量。”

  “乡村振兴还少不了农业科技的力量。”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副院长尼玛扎西委员说,2017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出新型青稞品种每亩增产50斤左右,云南元谋等地还建立了冬季也能使用的现代化青稞育种基地,这些都成为西藏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乡村振兴少不了地,少不了人和钱,也少不了农业科技和乡村治理的重要作用,但是真正的“指挥棒”还不是这些。

  最后一个发言的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在技术领域,过去种植业发展的“指挥棒”都是为了增产。2016年农业部修订了绿色发展指标,特别是将绿色指标作为农产品品种的标准,这个新的“指挥棒”发布2年来成效显著。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强化绿色发展的理念来实施,要突出绿色意识、高举绿色旗帜,实施绿色科技的新突破,建立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实现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明确这样的‘指挥棒’也是为了防止“现代农业相对好、粮食相对充裕,就忽略绿色发展”的情况,也应杜绝“一旦粮食趋紧或国际国内的粮食市场出现变化,绿色发展理念就动摇”的情况。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