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昨天上午正式开幕,会议开始前,今年两会的"代表通道"正式开启,与之一同亮相的还有10位全国人大代表。至此,本次全国两会开设的"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和"部长通道"已经全部亮相。
" 部长通道"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继去年党的十九大上开设"党代表通道"之后,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开设了"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形成了通道"全覆盖"。通道不过十多米,形成却非一蹴而就。
历史最久的"部长通道"如何演变至今?
" 部长通道"最早出现,它的形成,可以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会上本没有"通道",采访的记者和被采访的部长多了,也便成了"通道"。2008年以前,通向会场的通道是名副其实的"混合采访区",出席、列席会议的部长被记者自由围堵,场面经常狼狈不堪。2008年开始,通道上多了秩序线;2009年又添了话筒架;2010年,配上了音箱、话筒。慢慢地,通道就固定了下来。
通道内外的互动形式也慢慢转变。一开始,是由少量记者代表进入秩序线拉部长;后来又改为记者统一站秩序线外,由现场工作人员请部长。
2014年的一场部长通道上,工作人员在拉到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后向现场记者分享心得:"一会儿可能还有别的部长,我们工作人员就在后面,你们看到了我们去喊。同时我们在门口也在识别,看到就直接拉过来。王局长今天来的早,没有人,被我们直接给按住了,他也特别高兴。"
当时的人大新闻组工作人员魏兴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希望能把"部长通道"打造成一个品牌:"十八大以后越来越多的部长,越来越愿意主动到台前,这跟咱们媒体大力的宣传倡导和希望都分不开,这是我们双方的努力。我们也会想办法,让更多的部长愿意主动站到台前来。"
通道全覆盖"让屋里屋外的空气能自由流通"
如今看来,这一品牌早已深入人心。昨天下午,本次两会的第二场"部长通道"开启,工信部部长苗圩、交通部部长李小鹏等6位部长走到话筒前,回应热点话题。监察部部长杨晓渡表示,国家监察委员会将和中央纪委合署办公,直接向党中央报告工作,受党中央领导、监督;还要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向全国人大负责:"过去有一个大的空白地带,就是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这个监督没有跟上。那么通过这次国家监察法的设立,我们将对这个空白地段,运用监察法的授权进行监督、调查和处置。"
从两会"部长通道"、党代会"党代表通道",到两会"代表委员通道",每一条都连接着庄严肃穆的会场和社会公众的期望。
现场一位有多年两会采访经历的记者告诉中国之声:"在大会之前,通过通道的形式让大家更多的听到代表的心声,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好像是打开一扇窗一样,屋里屋外的空气能够自由地流通。也体现出全国人大、全国两会非常开放的会风。我觉得是,对我们无论是新闻采访,还是关注两会的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记者:王颜欣、孙莹、潘毅、陈鸿燕、柴华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