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在广东、安徽同步启动。此后一周,传播君和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及新媒体的采编人员在安徽的六安、芜湖、黄山等地进行了探访。看到老百姓住上了新房子,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年轻的网媒人感受颇多,且随传播君一起来看看网媒人是如何描绘这幅新时代画卷的。
用笔记录改革进程,从普通百姓生活看蝶变
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形式,冒着巨大的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40年后,小岗村将分散的土地重新集中,开始大规模流转。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网络媒体再次走进小岗村,探究小岗村土地的分合之变,感受小岗人的致富探索。
在参观了小岗村、沈浩纪念馆、农村合作社后,记者们感慨万千。大河网王君杰说,大包干精神、沈浩精神的时代意义,在于一心为民、务实重干、抢抓机遇。只有跟随这些精神,改革创新才能催化内生动力,才能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快步前行。
“作为媒体人,用笔忠实记录着正在进行的波澜壮阔改革进程,从普通百姓的点滴生活中,看城乡蝶变,在日新月异的日子里,记录下当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人民网李家林说。
来自中国西藏网的次仁顿珠是探访团唯一的一名藏族记者,他表示,通过参观小岗村,看到了当地老百姓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搞起农家乐 、农村淘宝、农家果园,发家致富,感触很深。“可以把这种发家致富的理念宣传到西藏,把小岗村的这种利用当地特色资源走向富裕的理念带回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