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产业破局升级

2025-11-14 08:41 来源:农民日报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柏梁镇的金地园艺场展示区,造型各异的黑松、女贞、对节白蜡等苗木错落有致。“我们从全国各地筛选优质苗木,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塑形,还通过抖音直播让更多人看到鄢陵造型树的魅力。”金地园艺场负责人赵磊平介绍,他们不仅拥有苗木进出口资质,还带动上百家苗木基地提档升级,引领上千户苗农转型种植精品苗木。

鄢陵县花木种植面积达52万亩,共有2400多个品种,年产值达130亿元,21万从业人员依托这片“平原林海”谋生。然而,受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及基建项目减少影响,传统花木产销遇阻,线下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凸显,让不少花农动摇了种植的念头。面对挑战,鄢陵县以“科技引领、龙头带动、融合发展”为抓手,推动花木产业从扩张规模向提升质量效益转型,探索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路径。

在政策引导下,鄢陵县主动对接国企央企和高校院所,搭建起花木产业升级的“四梁八柱”。眼下,与中国物流集团合作的数智化交易平台正在加速推进建设,花木板材物流项目已完成立项,预计年底建成运营,将为花企花农提供买卖、物流、金融一站式云上服务;与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杜仲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基础施工已完成,烘干、提取设备调试就绪,即将投产杜仲纯粉、亚麻酸油、杜仲化妆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与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376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分布在彭店镇、大马镇等花木重镇,种植了丹参、知母等中草药,后续配套的深加工车间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可达4亿元。

“我们从传统园林向现代园艺转型,从普通苗木销售转向中高端庭院景观的设计、施工、养护一站式服务,实现了‘苗圃变景观、园区变景区’的升级。”在陈化店镇的拙夫园文化景区内,鄢陵乔磊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乔海磊介绍,景区内不仅有微地形景观区、庭院植物展示区等特色板块,2024年还推出了“园艺+文旅+民宿”模式。“现在我们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打造四季有景的庭院,春天、秋天来采购的客户络绎不绝,园子里的造型无花果、石榴等水果苗木也特别受欢迎。”乔海磊介绍。

科技创新是鄢陵花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鄢陵县与北京林业大学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与河南农业大学打造产教融合基地,推动蜡梅种质研发、中部地区花木新品种培育等科研成果就地转化。鄢陵中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河南省巨紫荆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的紫荆属系列新品种占全国总量的93%,其中8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四季春”系列工程紫荆苗已推广至全国20个省近百个城市。鄢陵中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林表示,公司不仅建成超万亩紫荆示范基地,还申报了“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规划紫荆文化区、健身康养区,推动苗木种植向康养旅游延伸。目前,该公司每年带动20万余人次就业,惠及鄢陵县、建安区等地15个乡镇的村民。

如今,鄢陵县已建成6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50多座精品园林,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荣誉称号。(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亚旭 王帅杰)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