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3月31日拍摄的屋顶装有光伏发电板的雄安火车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屋顶装有光伏发电板的雄安火车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这是3月28日拍摄的雄安新区悦容公园的景色(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内水系工程(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中国电建市政集团工人在雄安新区海岳大街铺设可渗水的路面(3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这是3月31日在容东片区拍摄的智慧灯杆。智慧灯杆将支持雄安新区打造绿色智能交通模式,特别是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道路、车联网等专题研究,赋能雄安智能交通建设。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会展中心,该项目利用中轴对称的建造方式,融合中国传统中庸之道。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这是3月30日拍摄的雄安悦容公园北苑。据中建三局三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园区坚持生态优先,精心做好绿化设计,因形就势打造微地形景观。这是使用天然材料石板瓦铺设的屋顶。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这是3月30日拍摄的雄安郊野公园东部园区改造提升工程中收集雨水用的沟渠。据中建三局三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园区采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使用各种设施收集雨水,进行再利用。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工作人员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巡检(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这是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综合管廊物流通道(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里保留的南河照村“金玉璞家老宅”(3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金玉璞家老宅”距今约120年历史,是雄安新区“乡愁保护点”之一。
雄安在建设智慧之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留住自己的过去。雄安新区2018年专门成立了“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一批承载着新区人民集体记忆的乡愁遗存被登记造册,建档存根。据统计,目前,雄安全域登记在册的物质类乡愁保护点总数2600余项。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中建二局容东二号地助理工程师陈煜锟在介绍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3月29日摄)。
雄安新区数字城市与实体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生长、同步更新,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可实现对雄安新区生长全过程的数字记录、管控与管理。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这是雄安新区容东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内的容东数字孪生交互沙盘系统(3月29日摄)。雄安新区数字城市与实体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生长、同步更新,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可实现对雄安新区生长全过程的数字记录、管控与管理。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工作人员在雄安新区容东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工作(3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这是雄安新区剧村变电站内的河北省首个“碳达峰、碳中和”监测平台(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在雄安新区剧村变电站智慧充电区,插拔枪机器人对一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这是雄安新区剧村变电站智慧充电区的电动汽车智能无线充电桩(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参观者在雄安新区剧村变电站绿能健身体验区进行体验(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这是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内的智能无人售卖车(3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这是3月28日拍摄的雄安新区悦容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这是3月28日拍摄的白洋淀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