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100弄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1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内,讲解员在讲解。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在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一支名为“星火”的党员志愿服务队部分队员在馆前合影(2020年6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拼版照片:左图是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的历史照片(上海市档案馆供图);右图是1月18日拍摄的南昌路100弄2号(新华社记者刘颖摄)。新华社发
1月18日,参观者在观看1954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的全套影印本。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这是名为“辅德里”的老石库门建筑,也是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所在地。目前暂停开放,加紧提升内部陈列(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这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藏的首版红色封面的《共产党宣言》(2020年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1月18日,参观者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1月18日,参观者通过VR设备了解进步青年们在旧址内活动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