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2月17日拍摄的泉州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敬老食堂”。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的不少乡村和社区办起了“爱心食堂”和“敬老食堂”,为村庄里年满60周岁的留守老人免费提供午餐。据介绍,这些食堂的日常经费主要由村里的乡贤和外出经商的企业家慷慨解囊,食材采购、洗菜分菜、下厨煮饭、洗碗保洁等全部由村民义务承担。
这些“爱心食堂”和“敬老食堂”不仅提供热饭热菜,老人还可以在此看报、打牌,或进行门球、跳舞等运动。 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12月17日,老人们在泉州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爱心食堂”里寄放碗筷瓢盆。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的不少乡村和社区办起了“爱心食堂”和“敬老食堂”,为村庄里年满60周岁的留守老人免费提供午餐。据介绍,这些食堂的日常经费主要由村里的乡贤和外出经商的企业家慷慨解囊,食材采购、洗菜分菜、下厨煮饭、洗碗保洁等全部由村民义务承担。
这些“爱心食堂”和“敬老食堂”不仅提供热饭热菜,老人还可以在此看报、打牌,或进行门球、跳舞等运动。 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12月17日,在泉州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敬老食堂”厨房,村民们在义务洗菜分菜。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的不少乡村和社区办起了“爱心食堂”和“敬老食堂”,为村庄里年满60周岁的留守老人免费提供午餐。据介绍,这些食堂的日常经费主要由村里的乡贤和外出经商的企业家慷慨解囊,食材采购、洗菜分菜、下厨煮饭、洗碗保洁等全部由村民义务承担。
这些“爱心食堂”和“敬老食堂”不仅提供热饭热菜,老人还可以在此看报、打牌,或进行门球、跳舞等运动。 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这是12月17日拍摄的泉州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敬老食堂”。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的不少乡村和社区办起了“爱心食堂”和“敬老食堂”,为村庄里年满60周岁的留守老人免费提供午餐。据介绍,这些食堂的日常经费主要由村里的乡贤和外出经商的企业家慷慨解囊,食材采购、洗菜分菜、下厨煮饭、洗碗保洁等全部由村民义务承担。
这些“爱心食堂”和“敬老食堂”不仅提供热饭热菜,老人还可以在此看报、打牌,或进行门球、跳舞等运动。 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12月17日,在泉州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敬老食堂”,村民们在观看食堂的账目开支情况。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的不少乡村和社区办起了“爱心食堂”和“敬老食堂”,为村庄里年满60周岁的留守老人免费提供午餐。据介绍,这些食堂的日常经费主要由村里的乡贤和外出经商的企业家慷慨解囊,食材采购、洗菜分菜、下厨煮饭、洗碗保洁等全部由村民义务承担。
这些“爱心食堂”和“敬老食堂”不仅提供热饭热菜,老人还可以在此看报、打牌,或进行门球、跳舞等运动。 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