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阳:中国汽车产业稳中有进又一年

2022-01-07 07:25 来源:经济日报 杨忠阳

  尽管我国2021年度汽车产销量数据还要等到下周才能正式发布,但综合各大车企公开的快销数据和中汽协初步分析,这一数字有望双超2600万辆,实现微增长。在疫情反复、“缺芯少电”、原材料价格上涨背景下,这样的稳中有进,实属不易。而比这一数字更令人振奋的是,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经过10多年战略性引导和精心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不仅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更为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展现出新的气象。

  年产销量突破3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13%,私人消费占比近八成,新势力月销过万辆,盘点一个个数据,辨识一处处细节,无不预示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拐点。表面上看,这是产业技术进步、产品丰富和政策给力相互作用产生的共振,但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则是我国汽车产业创新活力的迸发。

  与高铁、家电产业较快实现自主创新相比,中国汽车产业由于过度依赖合资而备受人们诟病。反思其原因,这里既有当年“市场换技术”政策在执行层面的动作变形,也有产业自身演进规律的掣肘挤压。随着百年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包括动力总成、底盘、汽车电子在内的传统燃油车技术逐步成熟,技术创新对燃油车的驱动力减弱,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定。自主品牌要想短期内在燃油车赛道上实现对奔驰、宝马等品牌的超越,难度不言而喻。

  不过,智能化和电动化变革为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孕育出新机遇。在国家创新战略驱动下,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坚持以纯电驱动为主,并包容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等发展的技术路线,妥善处理了技术路线纷争。同时,打破传统汽车产业政策与体制障碍,逐步建立了有利于技术进步和企业创新的产业政策体系。尤其是在电动化发展初期,允许“跨界造车”,将新旧势力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开放性地引入了特斯拉,更进一步激发了行业活力,在全球汽车电动化进程中实现了引领性发展。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陈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