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晚报》报道,为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守住医保基金安全底线,国家医保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了《2023年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将对“假病人”“假病情”等欺诈骗保行为进行重点打击。
医保基金作为我国近14亿医保参保人的看病钱、救命钱,是维护广大群众健康利益的重要支撑。然而,近年来,伪造虚假票据报销、非法收购销售医保骗保药品、盗刷医保卡等利用医保基金骗保的现象时有发生,亟须规范整治。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8年至2020年,全国共查处了医疗机构86万家次,追回医保基金348.75亿元。
从以往查处的具体案例来看,虚构“假病人”“假病情”,是医保骗保的主要手段。所谓“假病人”,是说医疗机构以低廉的价格租用他人医保卡,就能虚构出一个住院资料、签名等信息一应俱全的“假病人”,凭空套取医保基金。而“假病情”,则是通过虚假诊断放大病情,把原本达不到医保报销门槛的患者,虚构成能套取更多费用的手术或危重患者。此次多部门联合出台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无疑是对医保骗保行为的一次“靶向打击”,通过精准发力遏制骗保行为的发生。
当然,就医保资金安全的复杂性来看,划定监管重点、明确打击目标,只是确保医保金安全的一个方面。接下来,还需要医保等部门综合发力,如积极引入大数据等智能手段筛查医保问题可疑线索等,通过智慧监管、超前监督,“盯”紧每一分医保资金,守护好老百姓的“救命钱”。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