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爱”让孩子很无奈

2023-04-14 11:10 来源:今晚报

  “你好好听话,妈妈才带你出去玩”“你认真考试,成绩比上次有进步,我肯定给你买礼物”……孩子渐渐长大,家长对孩子的爱也附加了很多条件,孩子需要完成家长设定的目标才能提要求、得奖励,这让孩子既生气又无奈。

  讲述:有附加条件的爱就是施压

  小石上初中后,跟父母的话越来越少了。小石觉得,除了自己越来越有主见,不太愿意听父母啰嗦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父母对他的关爱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无私了,总是附加很多条件。比如,他想换一个新篮球,妈妈会说:“现在功课这么多,哪有时间玩?等你这次月考考好了,买一个篮球当奖励吧。”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让小石觉得现在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用物质奖励给他设定了一个又一个目标。

  小石说,我周围很多同学都有我这样的经历。父母总是习惯用各种各样的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或者回应孩子提出的要求。也许在家长看来,这种“有条件的爱”能激发出孩子的内驱力,但实际上我们只感觉到“附加条件”带来的压力,甚至怀疑爸妈根本没有花心思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只是把物质奖励当成督促孩子努力向上的教育手段,但现在这种办法越来越难激发出我们的动力了。

  建议:抛开物质奖励,成为榜样力量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河西区关工委专家组成员井春玲老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感觉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有了越来越多的“附加条件”,就会产生失望情绪,也会感觉压力倍增,时间久了,有的孩子会选择对家长的话置之不理,有的孩子学会了看脸色行事。因此家长用物质奖励手段鼓励孩子进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往往会造成亲子间的裂痕。

  井春玲老师说,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应该是无私的,但随着孩子的长大,很多家长习惯用“你先如何如何,我们再如何如何”的说辞,来激励孩子,不但见效甚微,而且容易让孩子对父母的关心产生怀疑。孩子会认为“爸妈对我的爱减少了”“我不按照父母的话去做,他们下次一定会提出更严格的条件”。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希望家长不要对比“别人家的孩子”,把自己焦虑的情绪通过“有条件的爱”转嫁给孩子;家长也不要以爱的名义、用种种物质奖励条件约束孩子。家长想督促孩子进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抛开物质奖励;家长要和孩子一道努力实现自我成长,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另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用言谈举止影响孩子,避免疾声厉色。温言软语、循循善诱的家长能让孩子保持情绪稳定,进而更好地激发出孩子的内驱力,提高孩子的幸福能力。文 贾林娜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