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远离“心魔”?

2023-02-13 07:13 来源:今晚报

  今晚报讯(记者狄慧)胡鑫宇事件让所有为人父母者都感到痛心,产生同情,与此同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人深思。《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患者总人数的30%;50%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那么如何早期识别和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又该怎么办呢?第三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谷岩给出提醒。

  关注孩子发出的预警信号

  青少年本身处于叛逆期,学业压力、亲子矛盾等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如果他们身上出现这些异常变化,可能是在发出预警信号。一般来讲,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两周以上,家长就要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生理变化:孩子突然无端出现不舒服。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内分泌紊乱等情况。情绪变化:发现孩子性格突然转变,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出现如情绪低落、烦躁、易激惹、有敌意等。行为变化:孩子行为与此前明显不同。比如突然离家出走,不告而别;有自伤、自残行为,比如用刀划自己手臂,拿头撞墙等表现;有些青少年长时间、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对虚拟世界产生强烈依赖,以至于达到网瘾的程度,出现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学习变化: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不进去。学习困难、学习被动、丧失学习兴趣、厌学,不做作业,成绩快速下降、逃学等。人际关系变化:发现孩子没有朋友,或同学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重点关注。

  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要和孩子保持良好关系,健康比成绩更重要。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要改善亲子关系,让孩子更多地体会到来自家庭的爱与支持,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用“情”打动孩子胜过用“理”。家庭是应该讲“情”而不是只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

  宽容约束要平衡,允许孩子适当犯错。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宽容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矛盾,如果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奖他做事情的过程,往往会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努力做事。同时,家长要允许孩子犯每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孩子没有经历过痛苦,就容易被痛苦打倒,经历了才能学会管理和释放情绪。平时,家长需要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当孩子说话时,家长要把表达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孩子敞开心扉,尽情表达自己,不做过多评判,倾听是最美好、最温馨的举动。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多运动。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让孩子多运动,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亲近大自然。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积极解决

  跟孩子的朋友、同学了解孩子最近的心理状态,是否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孩子出现情绪的异常反应。主动跟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可以询问孩子是否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如果孩子表现出抗拒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也可以跟专业心理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请求心理老师及学校的帮助。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要理性地接受:“孩子是真的病了”,它像躯体疾病一样,需要积极治疗,要积极地帮助孩子寻求医疗机构专业医生的帮助。对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最好陪同一起去见医生,一起了解孩子的病情进展、药物以及心理治疗的效果,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