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急性肺栓塞有效救治率 “鱼笼”捕血栓

2021-10-14 07:56 来源:解放日报

  通讯员 盛科美 首席记者 顾泳 

  昨天是世界血栓日。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等,血栓患者日渐增多,深静脉血栓引起肺动脉栓塞导致的死亡病例逐年上升。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血管外科余波团队日前率先采用我国首款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肺动脉血栓清除系统”,为数位大面积肺梗患者实施了肺动脉血栓清除术。 

  填补国内相关空白 

  血栓就是血液凝固堵塞了血管。余波介绍,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其中,常见的诱因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卧床(脑卒中、瘫痪、下肢手术后等),吸烟、骨折等创伤因素以及妊娠/产后和恶性肿瘤及化疗患者。 

  针对深静脉血栓患者,单纯采用溶栓无法提供快速、有效治疗,并且出血风险高,即便患者幸存,也可能由于残余血栓肺动脉高压等后遗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临床亟需专用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更有效解决方案。此次余波团队采用国内首款专用“急性肺栓塞腔内肺动脉血栓清除系统”,连续为几名大面积肺梗患者实施“肺动脉栓塞支架取栓+血栓清除术”,将吸栓和取栓相结合,实现更好的血栓清除效率,恢复右心室容积及肺心循环压力,提高急性肺栓塞有效救治率。 

  这一装置在释放前被压缩得非常纤细,可轻松地通过血管送到肺里的血栓部位,到达血栓部位后将它释放,“类似于鱼笼状的支架网,将血栓牢牢地笼在其中,再通过体外的牵引导丝,轻松将血栓带出体外”。 

  上海已构建血栓防治网络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曾表示,国内静脉血栓(VTE)诊治需遵循“五步棋”,提高意识、规范诊治、深化研究、建立体系、加强管理。医院内部VTE防治首先在于预防。目前,国内多家医疗机构正逐步完善VTE防治体系,由此形成“省—地市—县”三级防控网络。 

  两年前,上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成立“上海市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联盟”,进一步规范全市静脉血栓(VTE)患者临床管理,通过构建防治管理体系,采取积极、有效风险评估手段,制定预防方法和策略。 

  余波说,防治联盟通过培训、学术研讨、参访交流等多种形式,带动区域示范中心、联动区域内医疗机构开展VTE防治规范化诊疗。联盟制定循证指南、工作手册、加强培训等,落实操作细节和质量控制。 

  例如,全身系统性溶栓存在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风险,操作必须慎之又慎。目前溶栓治疗常与介入手术相结合,以达到提高疗效和降低风险的目的。对于抗凝治疗有禁忌或并发症,或充分抗凝治疗的情况下仍发生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应考虑“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