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如何应对“秋燥”?

2021-08-25 17:01 来源: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

  处暑后气候变得干燥,容易出现“秋燥”:会出现咽、口干(渴、咳嗽并由少量的痰),皮肤、黏膜、肠道干燥(流鼻血、眼睛干涩、小便少、大便干结)等等症状。因此,在生活上要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

  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可少,最好能做到顿顿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和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利于补充水分、预防“秋燥”,多吃梨、瓜类都是不错的选择。秋季原本就燥,建议少吃辣椒等辛热食物。烹调时多用蒸、煮、炖、汆、熘等方法,少用煎、烤、炸等方法,以减少油脂的过多摄入。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郭文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