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噪音”悄悄偷走听力 很多失聪是拖出来的

2021-03-03 10:28 来源:武汉晚报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主题是“人人享受听力保健”。上周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举办听力义诊,其间不少问诊患者表达出“拖狠了、治晚了”的悔意。 

  “保护听力是一辈子的事,很多‘失聪’是拖出来的。”武汉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肖红俊教授表示:“一老一小”是听损重点人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望获得满意康复,久拖延将带来不可逆的听力损伤、丧失。他提醒年轻酷帅一族改善用耳习惯,警惕生活中的“小噪音”悄悄偷走听力,引发听力早衰。 

  及时筛查 

  先天失聪宝宝可回有声世界 

  数据显示,我国每1000名新生儿中约有3名为先天性耳聋,仅此每年新增聋儿约4.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重度或极重度耳聋。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错过1-3岁儿童听力和言语发育关键期,将大大增加“因聋致哑”的概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灾难性影响。 

  2月28日义诊中,6岁的婷婷(化名)现场朗诵了一首儿歌,清晰标准的发音丝毫看不出她曾是一名先天性耳聋患儿。“我们整个家族中就没有一个耳聋的。”小婷婷出生三天内接受听力初筛未通过,家长却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随后的新生儿42天检查中也有一项为听力复筛,一家人却独独把这一项忘记了。 

  妈妈左女士只把安静的小婷婷当成“乖孩子”,半岁时才发现孩子对声音反应迟钝,8个月时就医确诊为先天性耳聋。经过申请,辖区残联组织给孩子送来了助听器。1岁9个月时,孩子获批湖北省儿童人工耳蜗救助项目,在协和医院免费安装了价值十余万元的人工耳蜗,并经过听力和言语的康复训练,小婷婷顺利回到有声世界,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幼儿园,找回快乐童年。 

  目前,国际上已将人工耳蜗植入列为治疗重度耳聋至极重度耳聋的常规康复方法。“孩子植入人工耳蜗后,绝大多数与正常孩子无异。”左女士说,老师眼里的婷婷活泼可爱、积极发言,玩伴们也不知道婷婷头上的小蝴蝶结其实是她的“小耳朵”(人工耳蜗外机)。 

  肖红俊教授表示,先天性耳聋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人工耳蜗技术的成熟运用,可以使“因聋致哑”成为不再发生的悲剧。肖红俊教授特别提醒,有一部分儿童是单耳发病出现耳聋,十分隐匿。家长一定要通过细致观察发现端倪。如果孩子仅一侧耳朵对声音敏感或者辨别声音方向差,大龄孩子习惯于只用单侧耳朵接电话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都要警惕是否有单耳听力损伤。另外,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最常发生的耳部疾病,久拖不治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单耳或双耳听力损伤,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久拖不治造成鼓膜萎缩、听骨链粘连,治疗将十分棘手。 

  一聋三痴  

  “耳背”早干预可防老年痴呆 

  义诊现场,有的耳背、耳聋老人是被子女或老伴“押”来的。一些老年性耳聋患者认为“人老了耳聋很正常,不用治也治不好”,因此很难说服他们前来就医。 

  70岁的李大爷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几年前因为耳朵背听不清别人讲话,造成朋友误会和家庭矛盾,从此常常独自呆坐,变得越来越封闭,认知能力也大不如从前。子女执意送老人到武汉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经诊断为老年性耳聋。通过验配助听器和康复治疗,老人的耳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现已能和他人正常交流,认知水平也渐渐提高,心态也积极乐观起来。 

  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群体中约30%存在听力障碍,75岁以上群体中约50%存在听力障碍,高龄老人发病率会更高。长期接触噪声,服用耳毒性药物,患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有着熬夜、情绪波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接触某些化学试剂或毒品者,均可诱发或加重老年性耳聋。随着听功能的下降、听神经接受外界刺激的减少,或将加速老年人认知能力的下降,导致老年痴呆的提前到来。 

  老年性耳聋有哪些信号?其中包括:总是要求别人重复他们说过的话;把电视机的音量开得很大;漏掉部分说话内容;出现耳鸣;说话声音很大;难以分辨不同的声音;高频声音听不见等等。当老人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及时就医确诊。 

  “突发性耳聋是中老年人高发疾病之一,要第一时间就医,可更大程度挽回听力。”肖红俊教授表示,“突聋”是瞬间出现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一般发病时间不超过72小时,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平时接诊发现一些老人多为单侧发病,常常会观望等待,错过治疗时机会永久性耳聋。他提醒说,“突聋”发病一周内及时治疗的,约70%的病人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听力,超过两周治疗的,疗效大打折扣,病程超过一个月,将带来不可逆的听力丧失。 

  远离噪声  

  年轻人要为未来听力“充值” 

  元宵节期间,一位男士在室内敲打锣鼓达3小时,出现耳闷、耳痛、耳鸣等不适,继而出现不可逆的双耳全聋。肖红俊教授说,这是短时间接触强噪声引起的“爆震性耳聋”。他提醒说:生活中有一种噪声性听力损伤是因为长时间接触较强噪声而缓慢发生的一种永久性听力损伤,易被忽视,正在悄悄“偷”走年轻人的听力。 

  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11亿年轻人(年龄在12至35岁之间)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娱乐环境的噪音中,而导致噪声性听力损伤。 

  地铁里,戴着耳机听歌,为了压过列车噪音,无意中将耳机音量开到更大;KTV里,为了获得强烈音效,将音箱开到“震耳欲聋”;煲电话粥,直贴得耳朵发烫……在这些年轻人自损听力的“酷帅”行为中,耳机首当其冲。肖红俊教授建议,购买耳机要选择正牌优质产品,尽量选择耳罩式耳机,少用或不用耳道式耳机;在地铁、公交等嘈杂环境中尽量不要戴耳道式耳机。使用耳机时间一次不要超过40分钟,每天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3小时,音量能听清,感觉舒服即可。尤其不能戴着耳机睡着了,否则将对听力带来不小的损伤。 

  生活中的噪声几乎无处不在,如马路上的喧闹声、家电的轰鸣声、发声玩具的噪声等,肖红俊教授提醒,对于生活噪声不可能充耳不闻但却要尽量回避。对于无法避免的噪音,可以戴上一对小耳塞。如遇高空飞行,起降时可做一做吞咽活动。 

  肖红俊教授给大家推荐了一些简单的护耳动作,闲暇时揉搓耳轮、按压耳洞等,中国传统的“鸣天鼓”养生有一定的护耳作用。 

  他提醒,人人要有保护听力健康、爱耳护耳的意识。生活中远离强噪声,尽量少戴耳机,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时及时就医。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在为听力“充值”,延缓听力衰老,获得更加持久的听力健康。 

  记者罗兰 通讯员彭锦弦 朱云 李永勤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