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 医生带来一个好消息

2020-11-20 09:49 来源:广州日报

  “以往每年秋冬都是呼吸道疾病的发病高峰,很多慢阻肺患者到了这个时候也容易急性发作。不过今年冬天在呼吸科门诊这类病人却明显减少。这跟今年疫情防控之下,大家人人坚持戴口罩有关,也说明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疾病真的很重要。当然,对于慢阻肺这样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坚持按时按量服药接受规范治疗也是很重要的。”

  11月18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一场慢阻肺病宣教活动现场,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新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这样一个“好消息”。

  三十多年老病友

  分享“向死而生”心得

  68岁的钟老伯(化名)在陈新教授这里治疗控制慢阻肺病情已有三四年的时间,现场受访时中气十足的他不太像一名患病已有三十多年的“老病友”,但就在几年前,他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一度卧床不起,出行要靠轮椅,甚至因为并发肺栓塞差点失去了生命。后来,因为孩子在广州工作生活,钟老伯在病情最严重的时候来到了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求医。

  如今,长期坚持规范治疗的钟老伯病情得到了控制,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每天还能通过慢走锻炼身体。“我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从哮喘发展到慢阻肺,治疗的时候也走了不少弯路,曾经因为觉得药物副作用太大,就不听医生的话自己减了药量,导致后来几乎生活不能自理。现在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定要按期足量服药,有什么不清楚的问医生,听医生的。只要坚持规范的治疗,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用灰心。”钟老伯说。

  慢阻肺早期诊治

  要从社区做起

  陈新介绍,慢阻肺的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很难识别。很多人都是等到急性发作甚至严重感染、呼吸衰竭时才到医院就诊确诊。

  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一样,慢阻肺也需要长期坚持治疗,还要注意合并症的预防。在陈新的诊室中,不乏患病十几年坚持治疗的老年人,病情控制理想,治疗效果满意。

  陈新介绍说,慢阻肺和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空气污染等相关,很多人长期抽烟或暴露在不良环境中,容易在四十岁以后发病,这时候肺功能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损害,对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病情严重的可能生活都不能自理。中老年人如果出现咳嗽、咳痰、气促、运动耐力下降等情况,建议尽快就诊排查。

  长期吸烟的人群更有必要进行肺功能筛查。虽然大多数病人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但临床中也有一些三十多甚至更年轻的患者,主要与高危因素职业暴露相关。这一部分病人不多,但也应该引起重视。

  陈新说,做好慢阻肺的早防早治,最理想是从基层社区开始。应该让更多的社区医生也得到慢阻肺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从社区就开始发现这一类的早期病人,让他们尽早得到专科医生的治疗。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城市的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有配置便捷式的肺功能检查仪,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病人。(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伍晓丹、韩羽柔)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