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 不只满足生存的“温饱问题”

2020-11-10 13:58 来源:扬子晚报

  提起血液净化技术,很多人会想到透析,但两个词并不能完全画等号。透析技术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只保障肾衰竭患者的生存,解决的是“温饱”,而现在的血液净化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未来,肾衰竭患者不仅可以期待活着,还可以期待活得更好。   通讯员 王倩 崔玉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摄制 杨泽华

  技术升级

  双重血浆置换,危急关头救人性命

  林女士患有16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一直相对稳定,但此前疫情期间没能及时就诊,因胸闷、气喘、尿量减少急诊进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诊断为“狼疮性肾炎、狼疮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急性肾损伤、慢性肾功能不全”,病情稍稳定后转入肾内科继续进一步治疗。在肾内科,医生为她进行了DFPP治疗,两个半小时后,患者血液中的抗体较治疗前下降了52%。DFPP,即双重血浆置换疗法。

  张晓良主任告诉记者,很多疾病都会累及肾脏,在急性发作期,甚至会出现发病两三个小时患者就无尿了的情况,提示肾功能急剧受损。在没有血浆置换技术之前,医生束手无策,等待患者的也只有死亡。血浆置换是救命的技术。通过置换血浆,可以快速清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比如致病性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脂蛋白等,达到缓解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前的血浆置换是单重血浆置换,分离出来的血浆会被全部弃除,同时补充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或白蛋白溶液。由于每次治疗需要大量外源性血浆,在临床上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张晓良主任说,现在已经改进的双重血浆置换技术,分离出来的血浆会再通过膜孔更小的血浆成分分离器,将致病性大分子物质相对选择性清除,以白蛋白为主的健康成分与血细胞一同回输体内,不再需要“海量”健康血浆。紧急救人性命的同时,节约了资源,也为患者节省了费用。

  三重“过滤”

  长期血透患者有望高质量生存

  对普通市民来说,比血浆置换更熟悉的血液净化技术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血透了。血液透析替代了肾衰患者部分肾功能,“但它滤过的主要是小分子的毒素,中大分子毒素只能清除一点点,所以长期透析的患者,你会发现他肤色变黑了,乏力的情况也有很多,还会并发贫血、透析骨病、透析脑病等。这都是毒素长期在身体里堆积的后果。”

  “现在高通量的血液透析,已经让患者情况改善了很多,而且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血滤吸附技术也在进步。中大医院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用最新的HFR技术为20多例患者做了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比高通量血液透析有进一步的改善。” 张晓良主任解释,HFR技术是第三代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简单来说,肾衰患者血液被引出身体后,经过第一个血滤器,以自身滤出的体液作为置换液,进入下一个吸附柱,再走常规的血透“流程”。这种血液净化方法滤过的毒素种类更多,而白蛋白、氨基酸和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回输至血液中,将来大范围应用到临床,可以降低患者透析远期不良反应,提高远期治疗效果。

  技术下沉

  打通到患者床前的最后一米

  大咖小传

  张晓良 教授,主任医师、英国Cardiff大学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内科主任、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副所长。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指导博士及硕士研究生40余名。发表专业研究文章100余篇,其中SCI文章50余篇,编写教材专著多部。曾任中华肾脏病学会全国青年委员,现任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应用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副秘书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副会长等职务10余项。

  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多次获得东南大学医学院及中大医院优秀教师、临床教学奖、住院医师规培优秀导师、院级、省级及全国优秀住培基地主任称号。

  临床业务专长:糖尿病肾病、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血液净化新技术及并发症诊治、肾脏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钙化防御诊治。

  扫码看视频

  在张晓良主任的办公室里,你能轻易发现“奇怪”的物件,电脑屏幕上外接了显眼的摄像头,书柜上还摆了两个圆环形的主播灯。“我们科室每星期都在公号上有科普直播,对帮扶医院经常会有远程查房等等,都是开展这些工作的工具。”张晓良主任说,在现代化社会里,医生也在用着现代化的技术去更新工作方式,张晓良主任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

  在安徽省来安县人民医院的肾内科病房里,管床医生用小推车推着一个终端来到患者面前,身在安徽病房里的患者,和身在南京办公室里的张晓良主任,通过这个小终端“相见”,张晓良主任可以询问病情,查看患者检查资料,给定治疗方案,就像面对面一样。患者坐在病床上就看上了南京专家,十分满意。

  今年的8月3日,宿迁市沭阳县中医院收治了一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累及多脏器,病情危重,随时有感染性休克、心脏骤停的危险,需要进行血浆置换。一边是从未开展过该项技术的沭阳县中医院,一边是路途遥远来不及赶到现场的中大医院医护团队,两难中,张晓良主任立即组建了远程医疗团队,治疗前制定方案、治疗中指导操作、治疗后指导监测,保证了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这两个病例,都是医生通过现代技术,“走”到患者床边的实例!

  张晓良主任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规模已经比较大,管着400多个血透病人,但如果不走出去,那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惠及400多位患者。以往“走出去”的模式,有外地医生来进修,有院内医生出去会诊,都需要长途奔波。但肾脏病的诊疗工作大多可以通过远程线上进行,在合作中经过试点,中大医院肾内科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流程,争取走出具有特色的集团医院肾科“远程查房+远程专家门诊+定期线下现场交流指导”的新模式。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