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心理关怀 应该引起重视了

2020-09-30 17:04 来源:中国妇女报

  妊娠丢失给女性带来的创伤普遍被忽视。研究显示,大多数女性在妊娠丢失后感到羞愧、自责和内疚。

  关怀妊娠丢失我们可以做什么?增加女性获得产前保健的机会,医护人员可以表现出敏感性和同理心,提供与社会文化相关、尊重他人和顾及尊严的以人权为基础的护理等。

  何蒙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在官网发布的一篇调查文章显示:妊娠丢失给女性带来的创伤普遍被忽视。

  世界各地的妊娠丢失定义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胎儿在怀孕28周前死亡的被称为流产,而在28周或之后死亡的则是死产。

  妊娠丢失是比较专业的说法,生活口语中人们更多用“流产”来表述。而“流产”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遗憾”和“悲伤”色彩,比如,人们形容一件事情中途失败,会用“流产”这个词。

  当女性与“流产”相联结,你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会认为对方正沉浸在受伤当中,会鼓励她说:不好的自然选择失去了,也是好事。对方通常坚强地点点头,表示“我能挺住”。接下来,我会逃避这个话题,试图让气氛不那么沉重。

  现在想来,“忽视”往往就这样发生了。

  而在医院里,流产与那些大手术、抢救、死亡……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医护人员集中精力操作的是处理流产在身体上的影响,女性在此时被置于“你应该坚强”的局面中。而实际上,丧失胎儿,对每个人的心理影响差别极大。

  杰西卡,一位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和作家。她自述,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专注于女性的生殖和孕产心理健康长达十多年。但直到自己在怀孕16周的时候亲身经历了流产,才真正体会到多年来她的患者们所说的那种痛苦和被悲伤笼罩的感觉。

  她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显示,大多数女性在妊娠丢失后感到羞愧、自责和内疚。作为医生,杰西卡对此感到愤怒:当科学明确地指出妊娠丢失不是女性自己的过错时,为什么她们会感到如此孤独、孤立和对自己不满呢?

  自责和羞耻,是女性在流产后极易出现的心理状态。为什么?

  预防流产的一般性建议集中在健康饮食、锻炼、避免吸烟、毒品和酒精、限制咖啡因、控制压力和保持健康体重等方面。这就把重点放在了生活方式因素上,在找不到具体答案的情况下,生活方式因素会导致女性认为是自己造成了流产,因而感到内疚。

  当女性以自责的态度承担流产之伤时,从世界的范畴观察妊娠丢失的成因,能更清晰地展示问题的复杂性。

  在世界各地,妇女获得卫生保健服务的机会各不相同,许多国家的医院和诊所经常资源不足,人员不足。有多种原因会导致流产或死产,其中很多都是可以预防的,比如疟疾和梅毒。

  死产发生在妊娠后期,一半的死产发生在分娩期间。大约98%的死产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在妊娠和分娩期间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可以预防全世界50多万例死产。即使在高收入国家,不合格的护理也是死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女性怀孕时,全球约有4500万妇女没有获得产前保健或者获得的产前保健不足,致使母亲和婴儿都面临较大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此外,切割女性生殖器官和童婚之类的文化习俗对女童的性和生殖健康以及她们的孩子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数据显示过早生孩子对母亲和孩子都是危险的。少女(10~19岁)比20~24岁的女性更容易罹患子痫或子宫感染,这有可能增大死产的风险。切割女性生殖器官加大了女性产程延长和受阻、出血、严重撕裂和需要器械帮助分娩的风险。

  还有生育权和性权利问题。世界上有许多妇女在这方面并没有自主权。许多地方的社会压力可能意味着,女性在身体或心理还没有做好准备时就怀孕了。

  即使是在2019年,仍有2亿想避免怀孕的女性无法获得现代避孕手段。

  妊娠丢失是人类繁衍后代面临的问题,它既是“正常”的,也能显现出各种福祉差距,并非女性一己之躯所能承担。

  更不用提及文化偏见带给女性的伤害,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人们普遍认为胎儿死产可能是因为巫术或者邪灵。

  失去胎儿对男性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但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男性通常比女性疗伤结束更早,排解情绪的方式也比女性更多。

  当女性在医院做完流产,她的胎儿通常被作为医疗垃圾处理。杰西卡这段文字道出女性深藏内心的痛苦:

  “我们知道在失去父母或祖父母后该做些什么,不论是寄卡片,参加葬礼,还是提供支持。但在失去一个想象中的家庭成员时,我们没有任何有形的东西可以求助。因为我们的文化中没有标准化的仪式来纪念这些损失,所以我们感到茫然。我们变得麻木,我们变得内向,我们常常觉得孤独。”

  妊娠丢失,对女性来说,痛苦的差异可能很大,但独自承担自责和羞耻,甚至遭受歧视是不公平的。

  关怀妊娠丢失我们可以做什么?增加女性获得产前保健的机会,医护人员可以表现出敏感性和同理心,提供与社会文化相关、尊重他人和顾及尊严的以人权为基础的护理,等等。

  总之,“鼓励人们对失去亲人的夫妇更加敏感,消除谈论失去胎儿的禁忌和耻辱,这并不需要花钱。”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