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让孩子赢在基因上吗

2020-07-15 14: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C10orf67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基于同步辐射技术对提高镁合金硬度的热处理过程的研究……这些常人可能无法通顺读下来的科研课题,出自中小学生之手。

  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人、来自昆明市盘龙小学六年级的陈同学近来备受关注,他获得三等奖的课题正是有关“C10orf67基因”与结直肠癌。

  在项目简介中,陈同学“发现C10orf67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敲低其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据称这项研究“有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医学神童,建议破格录取。”有网友说。

  “一般的大学生想完成这个项目都很难的,小学生更不可能,他没有这个知识背景。”武汉大学一位教授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

  竞赛规则要求提交的相关辅助图片或研究日志、实验记录等材料,让我们得以一窥陈同学的研究过程。

  他提交的2页实验记录始于2018年1月6日,那天,陈同学的指导老师将他带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陈同学表示自己想研究肿瘤。接下来的两天,他用电脑搜集了关于肿瘤发病的资料,写下感慨:“我以后再也不去买小商店里的三无产品了。”

  1月9日的实验记录里,他提到,“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

  而3天后,他已能通过荧光强弱,判断一个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公示的实验记录本在此戛然而止,我们无从获知陈同学是如何一步步通过实验敲低小白鼠的“C10orf67基因”表达的,不过“陈老师”和“杨老师”的身份倒是浮出了水面。

  陈老师,叫陈勇彬,杨老师,叫杨翠萍,是一对夫妇,均为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他们的研究与“C10orf67基因”高度相关,或发表过有关论文,或主持了国家有关项目。

  网民议论纷纷时,7月13日,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发表声明表示,“该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14日,陈同学的论文推荐方云南省科协表示,也已成立调查组。

  和陈同学同一届的获奖者中,不乏因项目过于高端而遭到质疑的。比如,来自东莞的曾同学,她的获奖项目“基于同步辐射技术对提高镁合金硬度的热处理过程的研究”,就用到了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使用该装置需要在职科研人员申请,学生不能独立申请,每年分两期进行专家评审。课题评审标准包括课题意义、方案可行性、预期成果、上海光源机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等。一位业内人士发文说,因为需求旺盛,上海光源的测试排期都是24小时连轴转,每年一堆人排队等着用。

  2007年,在第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组委会一位委员直言不讳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指出:“最近几年孩子们的项目越做越‘高精尖’,成人代做的比例逐年增加。”

  “中华绒螯蟹4个Dmrt基因保守区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OCA患者TYR基因突变研究及OCA再发风险计算模式的探讨”“应用mRNA差异显示法筛选糖尿病NOD小鼠肾脏新基因”“拟环纹豹蛛对低剂量甲胺磷的生态反应及适应机理”……这些十几年前的项目名称是否与“C10orf67基因”有异曲同工之妙?

  教育部曾规定,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的学生,可以获得高考加分。一些学校和家长出于对孩子“揠苗助长”式的期待,过分关注大赛成绩,因此出现了一些成人代做的项目。

  2007年受访的评委们表示,不能排除一些特别优秀的选手有自主从事“高精尖”研究的能力。一个项目中,学生自主研究的成分占到多大比例,也不容易辨别。有时候虽然能够看得出来,但“无法举证,还不能伤害小孩”。青创赛并不一概排斥科学家对学生的辅导,只要学生能说清楚自己的收获和创新点。因此,当年评委们有意识地不对“高精尖”项目给予最高奖,而是鼓励哪怕有一些缺陷,但是让人一看确实是孩子自己做的项目,“真正体现青少年科技创新水平的应该是由孩子们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或撰写的项目”。这“三自”原则至今仍作为评审原则,列入大赛的竞赛规则中。

  十几年后,此类问题依然存在,恐怕跟比赛成绩与中高考加分挂钩有关。尽管教育部不断发文压缩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但各个高校在自主招生中更加重视拥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学生的选拔。2018年,就有多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明确将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等作为条件。

  教育部已经明确,从2020年开始,自主招生正式取消。不过,仍有地区把青创赛成绩当做中考录取的加分选项。

  从核心期刊主编发表10岁儿子的散文,到教授之女“改成绩保研”,一些家长“越俎代庖”“拔苗助长”,不同于帮幼儿园小朋友做手工,花着纳税人的钱,给自家孩子做升学敲门砖,合适吗?这样的比赛真能“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和创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我很怀疑,中小学阶段就目睹甚至进入科研领域灰色地带的孩子们,对科学是否仍会保持尊重。

  恐怕正如当年一位评委夏五四所说的:“孩子们是无辜的,功利的是我们这些大人。”

  刘言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支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