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机制亟待完善

2020-04-02 11:21 来源:广州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亿万人民的心,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应急科普为传播科学防控知识、增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信心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疫情中也出现过各种流言,加剧了民众的焦虑与恐慌,大量事例一再警示我们,要深刻认识应急科普的重要性。

  应急科普,是指为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及处置自然灾害能力,而开展的相关科学技术普及、传播和教育。相较于巨大的现实需求,我国应急科普工作还存在亟须补齐的短板。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应急科普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仍处于缺位状态。现有的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分布于自然灾害、卫生健康、安全生产等系统,没有明确把应急科普纳入应急管理体系,这就容易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时,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战,投入力量有限,难以形成制度化合力。

  其次,应急科普主体和平台的权威性及时效性依然欠缺。一些权威专家不敢轻易发声表态,与此同时,谣言和不科学的“专业建议”充斥自媒体,公众面临谣言信息过载和权威性科普信息短缺的矛盾。此外,公众的科学素养仍有待提高。比如,在此次疫情中,一些地方甚至出现非理性的抢购药物现象。

  对此,加强应急科普机制建设,首先要在顶层设计上完善国家应急科普机制,将应急科普机制明确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科普预案。对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进行升级,打造权威性、枢纽性、专业性的第三方应急科普工作平台,将众多应急科普信息系统化,以便于公众检索和浏览。

  其次,应急科普的形式也要更加丰富多样,不仅仅局限于科普文章。要构建全媒体融合的科普传播矩阵,更多地利用“互联网+”科普,加强线上和线下应急科普的结合,如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对话等互动形式把科学、专业、深奥的内容,以老百姓能够接受的、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更多人,避免面临“伪科普大行其道,而真知识在角落蒙尘”的尴尬境地,并在科普过程中逐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刘琛)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