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吃点什么好

2022-09-26 08:33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肖雅文 

  作家汪曾祺曾写道:“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在中国,贴秋膘或是秋季进补已成为一种习惯,为的是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 

  那么,你知道“贴秋膘”的来历吗?如今,随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还需要贴秋膘吗?人们该如何吃,才能达到秋季养生的效果? 

  自古以来,重视迎秋 

  对于秋天的到来,中国人自古十分重视,也由此产生了许多与秋天相关的习俗。 

  早在3000多年前,迎秋祭祀的活动就已成规模。周朝时,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天子会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 

  汉代继承了周朝的习俗,并进一步扩大了迎秋的规模,据《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由此可见,这一天的祭祀活动十分隆重,对装饰和表演都有十分详细的要求。 

  汉代时还兴起了秋社,即在秋天祭祀土地神、向它报功和庆祝丰收的重要节日,日期选在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此时农作物已经收获完毕,官府和民间均在这一天进行祭神答谢。 

  到了唐代,祭祀的习俗依旧延续。《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此时,民间开始流传以秋水吞食小赤豆的风俗。 

  宋朝时,宫廷内出现了“报秋”的习俗。据说,在立秋这天,宫里的人要把盆栽中的梧桐移到宫殿内,等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报,梧桐应声落下叶子以“报秋”。而在民间,无论男女都流行戴楸叶,以应时序,还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 

  到了清朝,民间开始流行以悬秤称人,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人的肥瘦,并补上美味佳肴。清人让廉在《京都风俗志》中写道:“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 

  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过夏无病三分虚”,夏天过后,身体消耗了大量能量,有的人体重会相应减轻。为了恢复体能,增加体重,有足够的能量和体力来抵御冬天的寒冷和大量消耗,就需要贴秋膘。 

  肉类是贴秋膘的主要食品,普通百姓家庭都会杀猪宰羊,富贵之家贴秋膘还会将各种鱼类、海产品等也搬上餐桌。 

  秋天,我国各地的食俗大不相同。据说,浙江杭州一带流行吃秋桃,吃完之后把桃核留下并保存起来,等到除夕那天再将桃核拿出,扔入火炉中烧成灰烬,以此祈祷远离瘟疫与疾病。在天津等地区还流行“咬秋”,人们在这一天吃西瓜或者香瓜。 

  贴秋膘,就是要吃肉? 

  在北京人眼里,“贴秋膘”有着特殊的含义,即吃烤肉。汪曾祺曾在散文《贴秋膘》中写道:“北京烤肉有名的三家:烤肉季,烤肉宛,烤肉刘。” 

  其中,烤肉季还曾获得过费孝通的称赞:“银锭桥观山一景,烤肉季烤肉一绝。”早在1848年,这家烤肉铺子就开了起来,位于北京什刹海,至今已有170余年。 

  据说,烤肉季的烤肉还分为两种吃法,一种是“文吃”,指烤肉师傅将肉烤好,端给顾客直接食用。另一种是“武吃”,顾客们自助烤肉,边烤边吃。另外,爆肚也是北京人秋季的美味,有“要吃秋,有爆肚”之说。 

  在北京、河北一带,普通百姓还会通过吃炖肉来“贴秋膘”。肉的做法也不拘一格,白切肉、红焖肉、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也都很受欢迎。 

  在内蒙古,“贴秋膘”则主要指的是吃羊肉。汪曾祺曾写道:“羊肉要秋天才好吃,大概要到阳历九月,羊才上膘,才肥。羊上了膘,人才可以去‘贴’”。 

  与北方人不同,南方人更爱鱼和蟹。 

  “秋风且食鲈鱼美”,最好吃的鲈鱼就在秋天。一般而言,鲈鱼在春天产卵,夏天回溯生长,到了秋天就变得肥美丰腴、肉质坚实,吃起来不仅鲜嫩、清香,还营养丰富、适合进补。 

  爱吃螃蟹的人就更多了。苏轼在《老饕赋》中写道:“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作为顶级“吃货”,苏轼最爱螃蟹的大螯。李渔更是“以蟹为命”。据说,他每年从夏天就开始存钱买螃蟹,直到填满他的四十九口蟹缸为止。另外,他还喜爱用绍兴花雕酒来腌制醉蟹。 

  在古代,人们往往“以肉贴膘”。其实,瓜果蔬菜也是“贴秋膘”的必备。 

  秋季是南瓜、丝瓜、玉米、毛豆等瓜果蔬菜成熟的季节,瓜果蔬菜不仅清爽独特,还可以在进补之前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明代养生学家高濂就指出:“蔬食菜羹,欢然一饱,可以延年。” 

  秋季进补,因人而异 

  随着天气逐渐凉爽,人们的食欲开始复苏,适当进补成为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好时机。不过,对于食物极度丰富的现代人来说,秋膘贴不贴、怎么贴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依照传统习俗,立秋之后即可“贴秋膘”。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吴金莲提醒,从科学的角度上看,立秋之后不宜马上进补贴膘。 

  吴金莲指出,夏天湿气重,易困脾胃,加之过饮过食寒凉之品,许多人入秋后脾胃功能会处于较弱的状态。立秋后如果突然大量进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消化系统很难承受。 

  因此,贴秋膘要在经过一段时间调理胃肠后方可进行。北方一般立秋半月后为最佳时机。南方则应稍迟,因南方立秋后一段时间气温仍然较高,闷热潮湿,所以一个月后为适宜。 

  另外,贴秋膘也不是人人都适宜,在夏季有过度的体力消耗,体格偏瘦、身体素质好的人最适合贴秋膘,而脾胃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小孩则可以用清补、缓补的方式进行。脾胃功能虚弱的人群、患有“三高”及慢性病的人群则更要小心谨慎,从长计议。 

  那么,秋天吃点什么好呢? 

  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秋天,我们可以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平菇、番茄等。白色入肺,白色的食材也可多吃一些,比如萝卜、莲藕、马蹄等。 

  另外,许多饮食智慧藏在民间俗语中,“金秋欲解燥,梨子百合最奇妙”就道出了梨子和百合的妙处。其中,梨子含有丰富的果糖,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降火解暑等功效。而百合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功效,对秋季气候干燥引起的季节性疾病也有预防作用。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支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