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冲碎的心,要用时间与陪伴去缝合

2021-07-27 10:45 来源:科技日报

  有少部分人,在受到冲击后无法完成自我修复,建议这部分人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而对于大部分受灾者来说,不必急着去做心理干预,要给他们足够时间去进行自我修复。

  ——曲韵 澳洲注册心理督导师、怡得(上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教学总监

  心理话

  ◎记者 马爱平

  近日,河南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并引发洪灾。目前,灾后心理援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那么,灾区群众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上的不适反应?如何正确应对这些灾后心理反应?又该如何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对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在陪伴、开导受灾者时,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部分‘不适当’的关心,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对受灾者造成二次伤害。比如,多次询问对方在灾难发生时的经历、给对方看灾难时的恐怖图片和视频,或者讨论一些很细节的受灾信息。这些都是我们在与受灾群众交流时,要尽力避免的。”澳洲注册心理督导师、怡得(上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教学总监曲韵7月25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或出现短时或长时的心理创伤

  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受灾者很有可能会出现短时的急性心理障碍或者留下长期的心理创伤,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据统计,每10位有过心理创伤的人,就有1到4位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暴雨突然来袭,人们或许会经历家园被淹、亲人伤亡或自己受伤。由于之前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因此在遭受水灾后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可能会出现异常,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曲韵说。

  专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受灾者可能在未来数周内会有以下的表现。比如,非常担心灾难再次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大声嚎哭或不断抽泣来宣泄或者疏解内心悲伤情绪,也可能会神态麻木冷漠、面无表情;对于与灾害相关的声音、图像、气味等反应过度等。

  除了心理上的变化,受灾者的身体也会随之出现变化。比如,易疲倦、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眩晕、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等。

  “经历这样的自然灾害后,很多受灾者会产生一定的回避心理,不愿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也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他们的大脑还可能会不断‘闪回’受灾时的场景,因此睡不着觉、吃不好饭,这是多数人在心理受到冲击后必然会有的反应。”曲韵说。

  不要刻意压制负面情绪

  遭受到如此大的冲击,灾区群众该如何疗愈心理创伤呢?

  相关专家建议,一是保证睡眠,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活动;二是保证饮食和营养,这是灾区群众战胜身体和心理创伤的基础条件;三是不要阻止受灾者对伤痛进行表达,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创伤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四是不要勉强受灾者刻意遗忘痛苦,而要鼓励受灾者向朋友、家人倾诉,以减轻他们的痛苦。

  “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情绪稳定而去刻意压制负面情绪或者强行进行所谓的情绪疏导。”曲韵提醒,“我们应该提供更好的环境,让受灾者能够慢慢进行自我调节。比如,对于情绪压抑、悲观、绝望的受灾者,我们应尽可能保证他们的安全,让他们有安稳的地方可以居住,物质上给予有效保障,同时最好给他们提供一个安静的角落。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是有心理弹性的,如果环境适宜,人是能够慢慢完成自我内心修复的。”

  对于特别焦虑、抱怨、惶惶不安的受灾者,曲韵建议,应给他们找一些具体的事情做,让他们看到灾情和灾后重建的实时进展。

  “不过,有少部分人,在受到冲击后无法完成自我修复,建议这部分人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而对于大部分受灾者来说,不必急着去做心理干预,要给他们足够时间去进行自我修复。”曲韵呼吁。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