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关系需要建立一种平衡

2020-10-19 11:06 来源:中国妇女报

  ■ 陈若葵

  家,常常代表着爱、亲情、温暖、包容,是每个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庭生活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我们希望的那般完美。

  由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撰写的《家庭的牵绊》一书,将笔触伸向隐蔽的家庭内部,借助丰富的、具普遍性的案例,深刻剖析了夫妻不睦、亲子矛盾、代际冲突、多子女养育、隔代教育等种种困扰着现代家庭的诸多问题。这本书虽然涉及的内容来自日本的家庭,但它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启发我们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家庭关系,寻找走出困境的方向,探索家庭关系重建的可能性。

  家庭关系就是一个既亲密又复杂的关系,即便是那些幸福的家庭,家人之间的相处既有喜乐,也有哀怒。相对于问题家庭,他们的智慧在于能巧妙地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一些身处家庭困扰的人们,迫切希望找到一副灵丹妙药——向身边的人、朋友、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指望药到病除,化解家庭矛盾,使自己和家人摆脱水深火热的状态。然而,复制幸福家庭应对家庭分歧的策略,心理医生开出的药方等等,往往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家里的麻烦。毕竟,每个家庭的成员不同、性格各异、家庭的关系网和生活方式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同时,每个家庭中的矛盾程度和对象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即便当事人试图用理解、共情、包容和爱去软化亲人之间“坚硬”的冲突,其相处方式和表达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家庭的牵绊》这本书给予读者的一大启示在于,对于家庭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境,我们无法也不可能寻找到一劳永逸或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治愈家庭问题没有灵丹妙药。要想彻底改变“拧巴”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需要勇敢地面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思考和审视每一种矛盾,然后去体会、参悟其中的症结所在,寻找适合自己家庭的独特的解决方案。

  面对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需要放弃表面上虚假的“和睦”,真诚面对、相互交流、畅所欲言,袒露心扉,避免以“病态”的隐忍换来家庭的外在和谐,因为,超乎常态的压抑终将会被“病态”的暴发打破,一发不可收拾,家庭困境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当然,这个面对和承担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唯有深究其根源,才能彻底根除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隐患,有可能跨越人生赋予的课题,才能实现真正的家庭成长。正如作者所言:“人类的幸福和生存方式,并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我们能多大程度诚实地思考及面对自己的人生。”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所谓“和”,不仅仅是和谐、和睦,还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平衡,一旦打破了这个平衡,家庭就会向“不和”倾斜,偏离其乐融融的局面。

  维持家庭成员之间平衡稳定的关系,需要处理好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在河合隼雄看来,“关于完整的人,最理想的状态是,家庭成员中的父亲、母亲和孩子作为平衡的体现者都必须努力践行自我成长。”

  夫妻间的结合需要的并不仅仅是相爱,还要忍受切断与原生家庭的联结,并努力为新家庭的联结做出努力;他们需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在照顾孩子、家庭的同时互相体谅对方的付出和感受,相互扶持。夫妻各自的家庭成长环境不同,其对同一事物的观点和价值观也存在差异,既需要相同性更需要互补性。相同的部分让夫妻关系得以维持,但对立的部分则为夫妻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面对彼此的差异,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就能让关系得到更深入的发展,家庭也会更加幸福。

  河合隼雄认为,“孩子们很多看似不正当的行为都是在向父母呐喊,他们想要超越既有框架和固有的人生观,渴望个性地活着。只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人来看待,才会出现真正的和睦。”在与子女相处时,父母要尽好相应责任,在子女的品德修为、学业健康等大方向上的要求有一定原则,同时又不管束、包办太多,给子女相对自由的空间。教化孩子的不是父母的所言,而是父母的所行;子女在感受到父母爱意之后会回应相应的真实感受。如此,亲子关系更容易走入良性循环。

  除了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隔代养育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家庭现象。当我们纠结于与老年人的价值观、教养观有冲突时,也应该看到老年人的价值。相对于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焦虑、急躁和严苛,老年人表现得相对平和与淡定,如果父辈和祖辈能够真诚地沟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求同存异,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父母带给孩子的焦虑,使亲子关系重新获得平衡,三代人的相处也会更加融洽。

  在当今两孩时代,平衡两个孩子的关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中提示我们,当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个性或寻求自立时,对兄弟姐妹间不平等待遇的控诉就会变多,这是因为孩子们开始思考“个性”,意识到自己与兄弟姐妹的差异。看似负面的抱怨,实则是孩子成长的迹象。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应看到每个孩子的需求,不偏不倚。只有家里的大人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孩子们才能在长辈面前不争宠、彼此之间不争斗。

  无论是三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还是三代人组成的主干家庭,每个成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彼此之间多倾听、多倾诉,在观念不一致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多表达、直面碰撞、不惧争论,目的是充分地沟通,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互相理解、包容、体谅、感恩,从而寻求到解决矛盾的最佳方式。正如河合隼雄所言:“完整的人也包含了每个人的恶。冲突和争端无法避免,但正是经历了这些,人们才能相爱”,家庭也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幸福的港湾。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