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着长着,我们的童心去哪儿了呢

2020-06-01 10:26 来源:钱江晚报

  700多种、900多册——在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有无数面书墙承载着这样的容量,看似并不稀奇。

  可是,当你注意到这些书的作者是同一人时,那种震撼的感觉,扑面而至。

  这些书,全部出自儿童文学作家冰波先生。

  他把自创作以来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全部捐赠给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建造起一座独家馆藏。其中,包括上世纪80年代的骑订本小图画书,也包括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纪念版大部头图书。而且,每一本都有冰波的亲笔签名。

  六一儿童节之前,这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儿童文学作家,又来到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

  这一次,他不但向图书馆赠送了自己的新书,还带来几百张签名卡——这是他为孩子们准备的节日礼物。

  与儿童文学作家冰波一席谈——

  长着长着,我们的童心去哪儿了呢

  “电脑高手”,反对孩子们玩网游

  儿童文学理论家孙建江是冰波的好友,他对冰波有一段140字的评价:

  冰波。杭州人。左手西湖右手西溪。水气氤氲。抒情派童话领袖。屡获大奖。电脑高手。超级玩家。绝顶聪明。乃不多见才子。奇妙复合之体。作品可清丽柔美亦可风趣幽默。为人慷慨大方。为文斤斤计较。好友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职场中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中年大病。九死一生。彻悟要做回完全的自己。赞。

  冰波如何看待这段评价?他说:精准。

  140字背后,其实有很多丰富的细节。在对一个童话作家的形容中,“电脑高手”、“超级玩家”8个字,特别引人注目。

  “‘电脑高手’是美誉,其实他想说的是‘网游高手’,因为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网游,这是非常害人的,好在我最后完全戒了。”冰波曾有两年时间,在网络游戏上花费了很多时间。

  “从单位回家,开门都来不及,哎呀,急死了,赶快回家,包还拿在手里,就冲到电脑前……人会变得不真实。”他重述当年的情形,非常有镜头感。今天的冰波非常坚决地反对孩子玩网络游戏:“网游的最大危害,是浪费了时间,让人的生命变相缩短了。”

  所以,对于“电脑高手”的评价,他觉得是好友的一种爆料,而后面的“为文斤斤计较”才是真的美誉。

  “我曾在浙江少儿社当了21年的编辑,文字就要斤斤计较,既然是文学就要有文学性。文学性是写作的初心,不能忘记。”

  40年来,冰波的写作一直在变化,由最开始的写给专家看,到写给孩子看,再到为自己而写。

  “为自己而写,不是往后退,而是往前走,前面有更大的空间。看起来是轻松了,也自由了。”2019年开始创作的《孤独狼系列》,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作。

  《孤独狼系列》的开头有一张“南瓜堡”的地图,所有的故事,都在这里发生。

  也就是说,冰波要建造一个发生在“南瓜堡”的儿童文学世界?

  他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随后又哈哈大笑了起来:“想想还是阳光的哦!”

  和郭敬明的交集,因“毒蜘蛛”而起

  作为从课本中走出的童话作家,冰波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而且,他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

  2011年,冰波与郭敬明有一段交集。当时,郭敬明再版了冰波写于22年前的《毒蜘蛛之死》。这一年,是郭敬明人生的高光时刻,他打造起了自己的“小时代”。

  这个版本的《毒蜘蛛之死》很特别,同样的文字内容,郭敬明团队设计了三款封面,而且,这三款外观不同的《毒蜘蛛之死》都上市了。

  杭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书墙上,这三款《毒蜘蛛之死》都在。翻开书,可以读到,郭敬明写的序言,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毒蜘蛛之死》在少年时代留给我的那种类似暗夜力量的震撼至今萦绕于心,甚至大大影响了我的后期创作。”

  “我想说,郭敬明把《毒蜘蛛之死》重新出版,应该是看到这篇作品的潜在生命力,另外,也可以看出郭敬明没有忘记他阅读作品时的体验。或许,一个作家的某一篇作品,真的会影响一个人。就像我读到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永远不能忘怀一样。所以,我想说,阅读,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也正是如此,冰波一直在以创造的写作,让孩子们体验幽默,体验智慧,体验不同的生活。

  比如“阿笨猫”,由其改编的动画片《阿笨猫》曾于1999年起在央视播出,让很多人留下温暖的童年回忆。这部作品一直为孩子们所喜爱,最近,浙江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新版《阿笨猫全传》。《阿笨猫全传》中有一个容易上当的阿笨猫,还有一个狡猾的巴拉巴。通过阿笨猫上当受骗的故事,冰波想让小朋友学会理清事件当中的逻辑,由此变得聪明。

  童心,需要一个锻炼的过程

  从1979年发表《造房子》开始,冰波的童话创作已经超过40年。

  一个人的故事,往往都要从童年讲起。

  冰波的童年,处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不过,即使说起那些,他的眼神与嘴角,依旧有阳光,一句话的结尾偶尔会用一个语调上扬的“哦”。

  那时,他是一个早熟的男孩。那些早熟的往事,还被他的母亲写进了一篇回忆文章里。

  冰波希望今天的小朋友当中,有更多的人早熟——“早熟是自己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他打了个比方:“我自己做个凳子,我来修一下自行车,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技能,不知不觉中,我就比人家的技能多了,智慧就高了。”

  当然,也包括养蚕宝宝。

  眼下,正是杭州小学生的养蚕季,当我们聊到这个话题,冰波连说了两遍:“蚕宝宝的这个事情,真的要说一下。”

  童年的冰波,每年都养蚕宝宝,数量维持在三四十条,但桑叶只能在一个多小时步行距离的杭州郊区才能采到。

  说到采桑叶,冰波用了一个“偷”字,他至今记得那些费尽脚力走到桑田后的瞬间——

  贼头贼脑地左顾右盼,心狂跳着,匆忙地摘些桑叶塞进小小的口袋里,时间不敢超过一分钟,然后赶紧逃走,只有回到了大路上,才觉得已经安全。然后再走一个多小时回家,豪迈得像个将军。

  但不是每次采桑叶都这么顺利,冰波就曾被干活的农民抓住过,不但要交出桑叶,还要被罚拔草。

  过了这么多年,冰波仍记得惩罚结束后,那种“好像从牢房里被释放的感觉”,那一刻,他马上想到的是——口袋里的桑叶还有没有?摸一摸口袋,哦,居然还有两片!

  “我养的蚕我得自己负责。”这个过程中,让人感受到责任、成败、美丑、爱恨。其中,冰波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

  “冰波写的是儿童书,我很高兴。因为我听说,有一颗童心的人不大会老。”冰波的母亲评价道。

  虽然早熟,但作为一位优秀的童话作家,冰波如母亲希望的那样,具备保有童心的能力。

  那么,童心来自哪里?

  “童心是练出来的。”冰波给出的答案有点出人意料,但却是所有儿童作家该有的共识——“自己要培养,脑子里要想着这个问题。”

  在冰波看来,每个人都有童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职业差异,有些人的童心一定会慢慢少下去,而儿童作家不同,他的一生,都是一个寻觅童心的过程:不断发现适合孩子的东西,了解孩子的心理,构思属于孩子的故事……

  正如冰波说的那样:“要成为一个儿童文学家,你需要一个锻炼的过程,让自己更有童心。”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支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