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抗疫,是一次全民行动,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宅在家里,不走亲,不访友,就是尽到了本分。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对“本分”的理解,边界却要大得多,深入前线,出钱出力,尽其所能。
湖北鄂州苏宁天天快递负责人钟伯川,就是这样一个“不安守本分”的人。
马上出发吗?行,没问题!
鄂州,武汉东部的一个小城,1月23日武汉封城时,因为贴近武汉,来往密切,鄂州也一起封城,同属重灾区。
1月28日, 大年初四,封城的第六天,正在鄂州家里吃饭的钟伯川,突然看到物流运输群里弹出一条消息:
“有一批医用救援物资,需连夜从孝感拉到鄂州,希望得到支援”,这是鄂州市邮政管理局应鄂州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请求,对各物流单位发出的动员令。
“苏宁物流早就开通了绿色通道,很多外地司机,大年初一都在往武汉送货,我们鄂州天天快递本就应该主动接应,怎么能躲?”钟伯川立即主动请缨:“我马上出发!”
这是一批20000个口罩和1800个护目镜的物资,来自深圳壹基金慈善会对鄂州的定点捐赠。
办理通行证,赶往200公里外的孝感,拉物资回鄂州,一切都很畅通,凌晨两点,钟伯川回到了家里。
妻子关切之余,试探着问:
“新通报确诊病例又增加了,外边实在危险,你不要去了吧。”
此时的钟伯川已经打定主意,不光要继续应援运输,而且,他还盘算着另外一件事。
你们是前线的后援团,天天快递来做你们的后援
这天晚上,钟伯川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在琢磨的事情是,下一步还能再为家乡抗疫做点什么。
钟伯川是土生土长的鄂州人,从事快递行业后,他对这片土地的每一寸纹理都非常熟悉,眼看着昔日充满活力的“亲人”,遭受病毒的蹂躏,他心急如焚。
其实,疫情刚一爆发,钟伯川就参加了鄂州义工志愿者群活动,自发接送医生护士们上下班,为他们送餐。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钟伯川敏感地关注到,另外一个此时被忽略的群体。
疫情当前,举国上下都把目光聚焦于抗疫定点医院,以及一线医生,但是,却有另外一个医护群体,因为身边的医疗资源被抽调,不得不顶起更多原本不属于他们的工作任务。
这些留守后方的医生们,虽没上前线,却是前线的强大后援团。
鄂州妇幼保健院就是,为集中力量医治发热病人,全市其他医院妇幼门诊全部关闭,普通的妇幼患者被统一输送到妇幼保健院就诊,医生护士的压力很大,而且,他们还同样面临防控物资紧缺的问题。
接送医务人员时,车上听到他们忧心的讨论,钟伯川就琢磨着自己该做点什么:
“他们是前线的后援团,那我就来做他们的后援吧。”
募捐成功,紧急采买医疗物资
距离鄂州不远的湖北仙桃是中国重要的无纺布生产基地,有很多口罩及防护服生产厂家,钟伯川觉得,自己在多年的物流工作中,结识了不少厂家,也许可以订购到一些防控物资。
钱哪里来呢?试试看,自己组织募捐吧。
第二天,天一亮,钟伯川就打开微信,在“鄂州市抗病毒志愿者群”发出了捐款倡议,并表示,鄂州天天快递负责物资的采购和运输。
没有跟家人商量,钟伯川自己先捐赠了5000元,很快,就有机构响应了,武汉金刚石协会和广东某协会愿意共同出资13万元,委托他采买捐赠。
为了使这笔捐款公开透明,钟伯川立即制作了采买明细表格,列明了资金总额、拟购买物资品名、规格、数量、单价等详细信息,发送到了群里,并后续跟进公示。
在鄂州加盟天天快递多年,钟伯川打造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所以,关键时期,收获了满满的信任。
物资紧缺,自己再追加一万五
疫情当前,再也没有比口罩等抗疫物资更紧缺的了,二十几通电话,辗转了6、7个厂家,才凑齐了货源。
购买过程的艰难,让钟伯川意识到,以后即便有了钱,可能也很难买到了,当即,他又做出了一个决定:
自己再追加一万五!理由很简单:
“这些物资是用来救命的,钱花了可以再赚,人没了就没了。”
其实,钟伯川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宽裕,他有两个孩子,经营鄂州天天快递这几年,也一直在追加车辆设备等投入,此次拿出的两万元,不算一笔小数目,好在,家人理解支持他。
效率很高,29号募捐成功,30号上午,钟伯川就拉着从仙桃采购的75000个医用一次性口罩,200套防护服,500个KN95防尘口罩,回到了鄂州。通过鄂州防控指挥组的协调,定点捐赠给了鄂钢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
这批物资共花费15万元,钟伯川捐2万,剩下的13万来自另外两家机构。
“兄弟,太感谢了,受疫情影响,经济形势不好,你自己也要留点钱过日子啊”,医院连连感谢的同时,十分过意不去,一再嘱托钟伯川不要再破费。
“费点钱是次要的,能实际帮到你们,我才真正心安。”说这些话,钟伯川很有底气,他相信,疫情结束后,他的天天快递业务,一定会恢复向好。
31号送完物资后,钟伯川在家隔离了好几天。2月9号,他又接到了新的任务:这次是前往武汉,运送三批物资。
在钟伯川看来,这是他作为鄂州人、作为重灾之地的物流人,应尽的本分。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