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干货多 不少内容网上搜不到

2020-01-19 09:41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裘雯涵

  提到丝绸之路,你会想到什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由该校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王丁教授开设的通识选修课《丝绸之路》,不仅有不少本校同学选修,还吸引了跨校选课的外校同学。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经过王丁重新演绎后变得生动有趣。来选修的华东政法大学张同学说:“王老师讲的内容和引用的文献资料,甚至很难在网上搜索到,真的是干货满满!”

  这不只是一条“路”

  刚开课时,不少学生告诉王丁,高中历史课学到丝绸之路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是一条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时所开辟的商道,以中国为起点,连接起了地中海各国。

  不过,课本上寥寥几页就能概括的丝绸之路,真的仅仅就是一条“路”吗?“丝绸之路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王丁说,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一百多年后,如今我们可以有根据地认为,历史的丝绸之路应该是一个复数的概念,涵括欧亚大陆以及北非上万公里长的路网。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见证了无数国族、文化的兴衰,从东来西往的使节、商人、求法僧侣,到扬名立功的战将、屯垦的士卒,路网所达之处,无不是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

  自1992年前往德国求学,王丁先后在德国、日本研学中亚文明史和东方学。2012年回国任职后,他将丝绸之路研究作为自己教学和科研的主战场。他告诉记者,1902年至1914年,德国曾经组织过中亚探险,从吐鲁番等地带回大量的古代文献和艺术品,催生了丝绸之路的研究,使得柏林科学院成为研究的重镇,教学、科研在国际范围都处于领先地位。

  和国外的“花团锦簇”相比,当初国内相关研究却寥寥。如今,随着国内相关学科的发展,王丁开设《丝绸之路》通识课程的初衷,也是希望引导学生的学术好奇心,拓宽视野,找到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所在,初步掌握进入学术领域探究一个题目、独立进行研究的方法。通过既生动又富于学理内涵的讲解,让更多学生产生学术兴趣,加入相关学科的人才队伍中来。

  将课堂搬到博物馆

  王丁还将课程从教室搬到上海博物馆,通过对丝绸之路钱币的观察,让学生们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化。

  作为政治性的产物,钱币上面的年号、图像、文字背后,隐藏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在上海博物馆,同学们遇到了王丁请来的“外援”——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青铜器与丝路钱币专家王樾。在他的讲解下,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小小一枚钱币,背后却有这么多值得探究的内容。比如,安息王朝的钱币正面是国王,背面是神像,代表着君权神授;萨满王朝银币上国王的大胡子与飘带等,体现着伊朗的文化特色。

  丝绸之路的知识点太多,考试怎么办?王丁说,这堂课不安排考试,而是实行学期论文制。这个学期末,王丁就提出了三组论文题目供同学们参考,其中一道“丝绸之路也是____之路”的题目,让同学们“脑洞大开”。

  有一位学生灵机一动,选择的题目是“丝绸之路也是馕之路”。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他在查文献时还特意请教了自己的少数民族朋友。王丁说,“馕”确实是个值得研究的方向。“馕”这个词来源于波斯语,暗示了这种面食可能有外来来源。新疆考古人员在3000多年前的哈密五堡、2800年前的且末县扎滚鲁克等地的墓葬中均发现了各种形态的馕。不过,目前馕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并没有确切的记载。

  《丝绸之路》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重点打造的通识课之一。接下来学校还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分批打造3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这类课程一般采用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将经典理论和前沿探索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