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到2025年,东莞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增速在6%,集群营收规模达1400亿元,其中预制菜产业规模实现三年翻番,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优质企业……昨日,记者从东莞市工信局了解到,《东莞市加快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幸端
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建设高品质低成本空间
《若干措施》要求保障产业发展空间,包括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建设预制菜产业园、推进传统食品集聚发展、升级麻涌新沙省级特色产业园、建设一批高品质低成本空间等。
支持优质食品企业增资扩产,属于麻涌、茶山、道滘3个市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核心区的项目,财政贡献可按相应镇街(园区)基准线规定不低于60%执行效益审查,对预制菜产业重点项目在此基础上可扩展至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放宽执行标准。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食品项目纳入省级技改资金资助计划,按新设备购置额不超过20%予以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等升级改造,推动优质企业提质扩能。
依托东莞市粮油加工、中央厨房、团餐市场、冷链配套等领域优势,按照“1+N”(即一个核心区:厚街,N个功能区:麻涌、石碣、横沥、松山湖)园区布局思路,推动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吸引区域总部、中央厨房、食品供应链等项目落地发展。对获认定的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区,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推进传统食品集聚发展。规划建设传统食品产业集聚区,鼓励道滘粽、道滘肉丸、道滘米粉、道滘礼饼等传统小作坊、小微企业入园发展,推动东莞传统特色美食由“隐形”发展转化为“显性”增量。升级麻涌新沙省级特色产业园,引导企业加工生产小包装成品粮油食品,支持向烘焙类食品制造延伸,加强招引优质央厨企业,加快预制菜产业项目建设,有效提升园区产业链附加值。
《若干措施》还提出,在麻涌、茶山、道滘等市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核心区中,开发建设一批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保障符合产业布局导向的优质食品企业发展。
加强品牌建设推广
打造“东莞食品”区域名片
在加强品牌建设推广方面,《若干措施》要求,举办品牌建设培训班,为东莞市不同规模的食品企业分级定制培训课程,提升中小微企业的品牌意识,激发企业构建品牌体系的内生动力。打造“东莞食品”区域名片。支持茶山、道滘、麻涌围绕区域食品优势特色,建设竞争力强、美誉度高的区域品牌,打造“中国食品名镇”“中国特色食品名镇”“中国粮油物流加工第一镇”升级版。
建设“莞品·预制菜”公用品牌。推进“莞品·预制菜”相关标准建设,建立“品牌产品质量管理平台”和“品牌标识管理体系”。
支持企业开发东莞风味特色预制菜产品。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建立东莞市食品企业商标品牌库,加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东莞市商标品牌研究院、东莞市品牌促进会等品牌服务机构建设。
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奖补符合条件的参展企业
在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推动纳入东莞市参展扶持政策资助范围,给予参展企业补助。食品产业集群核心区可根据企业需求,制定补充展会目录,通过集群核心区专项给予补充支持,按照参展企业实际发生的展位场地费用、展位特装费用、宣传费用等给予50%补贴,每家参展企业最高补贴10万元。
同时,高规格举办东莞食品相关重点展会活动,组织产业链对接活动,营造浓厚产业发展氛围。对于在东莞市专业展馆举办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食品相关展会,最高支持300万元;对符合相关条件,能有效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的优质展会,优先纳入粤贸全国东莞目录,给予参展企业支持。支持食品企业举办展销活动,按举办新品发布会、宣传推介会、订货会、经销商大会等活动场租及会场搭建费用给予不高于50%支持,每家企业最高资助50万元。
《若干措施》还提出,东莞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长期落户东莞,不断擦亮东莞“中国食品博览之都”“中国预制菜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两个品牌,加快培育东莞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新动能。
健全食品领域“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梯队体系
《若干措施》还提出,围绕“产品研发—农副产品—食品装备—食品加工—食品包装—产品流通”产业链条,建立完善食品饮料产业图谱和重点企业培育库,健全食品领域国家、省、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同时,将预制菜产业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链之一加大培育扶持,围绕“食材原料—复合调味品—中央厨房设备—预制菜成品—冷链仓储—供应服务”成链,组织遴选“链主”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通过“链长+链主”打造集生产加工、研发创新、商贸物流、综合服务融通于一体的预制菜产业体系。
支持食品饮料企业应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推动企业生产、管理和决策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优秀企业建设智能工厂(车间)。并建设食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支持围绕食品保鲜技术、食品新品类、食品生产工艺、食品检测技术等方面开展项目研发和人才培养。选取3个至4个条件成熟的食品饮料产业园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支持院校与企业在食品类专业开展专班培养。努力扩大食品专业学历人才和职称人才供给,对食品企业新引进的本科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人才给予最高30万元综合补贴等。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