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蟹季话“蟹经济”——味美价优还得靠产业升级

2022-09-14 07:22 来源:农民日报

  侯馨远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节日餐桌上肥美的螃蟹却遭遇了新问题。如何既让消费者吃到味美价优的螃蟹,又让生产者有效规避风险,尽可能多赚钱?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秋天正是大闸蟹肉嫩鲜美、蟹黄丰满之时,中秋节吃螃蟹的习俗也流传已久。然而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节日餐桌上肥美的螃蟹却遭遇了新问题。

  一方面,今年一些螃蟹养殖区遭遇60年以来最热的一年,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下,大闸蟹进食慢、蜕壳慢、个头小、死亡率高,成熟开捕时间推迟,令养殖户犯难。另一方面,今年中秋节又来得早。行情推迟叠加中秋节提前,拉高了大闸蟹的市场价格。有江苏省南京市的大闸蟹经营户说,大规格螃蟹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倍,小规格螃蟹价格则上涨50%左右。可事实是,目前上市的许多大闸蟹品质仍欠火候,一些消费者花了更多钱,却只能“尝尝螃蟹味儿”,没有买到更好的口感和消费体验。

  养殖户的犯难和消费者的烦恼引人思考。近年来伴随着行业发展和消费升级,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包括螃蟹在内的各类水产品也越来越多地摆上大众餐桌。市场需求持续拓展下,螃蟹生产者和经营者收益也更为丰厚,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然而今年螃蟹市场遭遇的挑战给人们提了个醒:在养殖方面,未来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发生频率可能增加,如果仍按照既往技术和经验搞养殖,面临的风险和损失都会升高。与此同时,知名品牌大闸蟹被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一些品质优秀的螃蟹没打出品牌、卖不上好价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大闸蟹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亟待破解这些发展瓶颈。如何既让消费者吃到味美价优的螃蟹,又让生产者有效规避风险,尽可能多赚钱?需要各方凝聚合力,做出努力和转变。

  从生产端看,面对高温天气,我们并非完全无计可施。一些有经验的养殖户也在实践中找到了一些办法,比如及时科学使用增氧设施,清理过厚水草防止螃蟹缺氧,气温相对下降后及时补充微量元素以提高螃蟹免疫力和蜕壳率等。但在现实中,不少养殖散户还是有束手无策之感。例如一位苏州市的螃蟹养殖经营户告诉笔者,当地不少养殖户没有应对极端高温天气的意识和准备。且近年来出于生态环境保护需求,一些天然湖泊内已不准养蟹,众多养殖户转而做起内塘养殖。但天然湖泊是“活水”,内塘养殖是“死水”。在水质维护、水温调控等方面,内塘养殖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可一些养殖散户技术水平不高,产业升级意识不够,还是按照以前的惯性饲养螃蟹,没有做好技术更新,养出的螃蟹成活率和品质自然不如从前。且目前散户养殖塘面普遍较小,一般至多不超过30亩,遇到高温天气,水塘就像烧水壶,太阳一晒就烫,水温很难降下来。

  要想解决此问题,扩大养殖水塘面积很关键。这位螃蟹养殖经营户解释,起码200亩以上面积的水塘,水温才比较容易控制。而且水面大,风一吹还能更多增氧。但现实是,这样大面积的水塘需要更多租金,且养殖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更高的管理难度和风险,一旦亏本就会损失惨重。这些都不是“单打独斗”的散户能够负担承受的。而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许多从前养殖在天然湖泊中的螃蟹都会转到内塘养殖,养蟹产业亦需向集约化、高质量发展方向升级。加之抵御未来极端天气等风险的需要,通过合作社或公司组织生产经营,提高养蟹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运作水平就很关键。如此,养殖条件才能更加优化,技术管理才能更快跟上,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升级,保险产品也能得到更广泛使用和推广。

  从销售端看,在当前大闸蟹销售市场上,不管是整治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乱象,还是让更多地方的好螃蟹卖出好价钱,除了相关部门加大监管打击力度,根本上还需做好地方品牌打造经营,让更多大闸蟹打出像“阳澄湖”一样的响亮品牌。但好的品牌很难自发形成,地方品牌打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做几次宣传活动就能收获影响力与市场认可。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牵头统筹,下足力气、持续深耕。系统规划品牌定位、科学谋划各阶段品牌打造举措,将养殖、加工、经营等产业上下游力量组织起来,引导养殖经营者爱惜羽毛、做优品质、诚信经营,引导各方齐心协力打好市场宣传、销路拓展等一系列“组合拳”,让实实在在做生意的养殖经营户多得利,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健康市场秩序与氛围。此外还可打开思路,让好环境、好生态成为健康养殖、绿色养殖的加持,探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搞活“养殖+旅游”经济,开拓旅游新产业的同时,利用集聚起来的人气助力打出螃蟹产业品牌影响力,形成发展旅游和品牌推广的良性互动。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