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小剧场

2023-03-17 08:43 来源:新华日报

  □ 陈 捷

  小剧场对观众来说意味着什么?对城市而言又有着怎样的价值?如果说大型剧院是文化动脉的话,小剧场就是文化生活中的毛细血管。小剧场不仅是演出区域,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江苏小剧场近两年的长足发展,和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小剧场建设从硬件到软件,从理念到实践的顶层设计以及大力扶持有着莫大关联。通过设立剧本创作孵化中心、举办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评选小剧场精品剧场和剧目、承办全国小剧场优秀剧目展演等一系列举措,我们似乎又看到了自1989年南京举办全国首届小剧场戏剧节以来,江苏小剧场的又一次蓬勃繁荣、引领全国的新局面。如今,距离这场戏剧节已有34年,距离中国小剧场的发端也已过去41年,一场小剧场运动又在南京声势浩大地蔓延开来。

  3月15日,第二届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正式拉开帷幕,20场原创小剧场剧目将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在南京11个小剧场轮番竞演。4月2日,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也将在南京启幕。在此之前,依托“金陵小剧场展示季”的平台,南京梳理出了107个形态各异,可供多样化、常态化演出的小剧场,城市小剧场集群的概念也从萌芽发展到初具雏形。这一切就像遥远的回声,呼应着34年前的那场“南京戏剧保卫战”。而在理论层面,小剧场戏剧由于成本低,风险小,空间需求和演出方式灵活而可能蕴含的旺盛持久的生命力,它与城市生活的密切关联,对于城市空间的精神重塑,以及作为文化消费引擎可能释放的文化新动能,在江苏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我们需要怎样的小剧场?

  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在创立之初曾有过一个设想,即一种公益性、艺术性、商业性兼具的小剧场培育模式是否可能?公益性易于理解,强调的是社会效益,使小剧场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而艺术性和商业性则似乎是小剧场的一对天然矛盾。

  导演林兆华曾说,中国的小剧场任务有三:一是小剧场形式有利于戏剧的普及,小剧场发挥了戏剧的本质,即密切活人之间的交流的特点;二是小剧场可以给戏剧家提供实验的阵地,不像大剧场那样费钱;三是小剧场可以多改编经典名著,对经典作全新的处理,包括中国传统戏曲。林兆华作为小剧场的发起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这三点中国小剧场的任务对今天小剧场的功能定位依然极具启示。

  因此,在小剧场的艺术判断与商业运营之间,我们试图找到一个均衡点,即不以票房论成败,不以先锋论英雄,重在戏剧文化的普及和对青年人才的挖掘培养。我们需要的小剧场,是既不被资本裹挟,被当作摇钱树,一味去媚俗讨好观众,也不是将先锋贴上艺术标签。在去年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展演的11部剧目中,既有红色题材、都市情感,也有文学改编和传统戏曲的当代表达。而今年即将上演的20部小剧场作品,题材形式依然多元,除了在高校校园内的三场演出,其余全部公开售票。这算是近年来江苏原创小剧场戏剧为数不多的商业性尝试,但又并非为了商业性。在政府扶持小剧场政策的保护下,年轻的创作者们目前并无票房压力,但适当引入市场机制,无疑可以提升小剧场在运营上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

  而更重要的是,此次小剧场展演,不仅是商演,更是竞演,那么对于小剧场的艺术性而言,最重要的评判标准究竟为何?在很多研究者看来,最关键是原创力。原创性是小剧场的生命力,其规律就是要不断去寻找新的东西,而小剧场的新,关键就在于对演剧空间和观演关系的探索。从《绝对信号》开始,几乎每一部经典的小剧场戏剧都是一次对观演空间的重新建构。在2021年的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展演中,越剧《金粉世家》、话剧《李叔同》《故障白日梦》以沉浸式演出、延展式舞台、重置观演关系等方式获得了“具有原创性”的口碑和好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本不足,导演先行,或把“小剧场”理解成只是“剧场小”而已。而一些作品原创力不足,一方面是艺术创造力不够,另一方面其实是创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人的思考缺乏深度、广度和高度。小剧场的艺术性最终其实取决于创作者的思想力。

  我们如何建设小剧场?

  小剧场建设不仅是基建,更是一个城市文化生态的系统构建。它应该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物理空间,是剧场建设;其次是空间呈现之物,即内容建设,如何生产原创精品;而更重要的,是空间中的人,是人才建设,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人才梯队的培养机制。

  近年来,在小剧场空间建设上,江苏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根据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旅厅共同出台的《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江苏省小剧场建设评价标准》,全省目前有接近1200个小剧场的建设发展目标。

  在内容和人才建设上,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经过两年多的落地实践,已初步摸索出一种将内容生产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的新模式,一种从剧本到剧目、从文本到舞台、从学校到市场,将创作生产和包括编、导、演在内的戏剧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的新方法,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两年来中心共孵化原创剧本69部,原创剧目24部,主创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

  但从人才培养的梯队性、长效性和可持续性上看,小剧场的人才建设目前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建设一个依托戏剧专业大学生的青年实验剧团,面向青年观众,追求当代审美,这可能是小剧场人才培养中被我们忽略的一个重要路径。

  当然,小剧场最终的成果,绝不是一个个数字和奖项,而应是一场城市精神的重塑和革新,如金山的那句名言:“戏剧就是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的艺术”,只有当一个城市的人的活力被激发点燃,这个城市才有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江苏小剧场今天的繁荣,有外部推动的原因,但还应该是一场内省式的革命,如董健教授将41年前的那场中国小剧场运动称之为一场“悄悄的革命”,“它来自于戏剧内部的要求”,惟其如此,“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眼下,从每一个小剧场艺术节上传来的讯息都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但我们更需要一种沉下心来,埋头做戏的“悄悄的革命”。关于小剧场的未来,从理论到实践,我们仍然有很多疑问,小剧场的原创力和思想力如何才能激发?小剧场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真的能平衡吗?小剧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该如何构建?但我们相信,去做,就会有答案。

  (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教授、院长,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执行主任)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