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如何更有“力量”

2022-05-18 08:16 来源:光明日报

  又到一年国际博物馆日。连日来,各地博物馆为了“揽客”各显神通。有的郑重向观众发出观展邀请,有的宣称将由专家讲解镇院之宝,有的请名人来站台。无论“声声慢 心弦动——古代音乐文物展”,还是“花开并蒂——青铜文明特展”,无论“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还是“且闻鸟鸣 静待花开——馆藏花鸟画作品展”……一个个展览的名字,听着就让人心动,“跃跃欲看”。尽管众口难调,但琳琅满目的博物大餐,总有一款打动你的味蕾。

  近期,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很多人无法线下参观博物馆,“沉浸式”的体验效果无疑打了折扣,这就要求各家博物馆推出的线上展览更有特色,主打独家“看点”,让观众欣欣然“走”进博物馆。如果生拉硬拽,观众进了博物馆也会旋即走出去。

  犹记得去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受疫情影响,博物馆线下人气锐减,不复昔日风光,确有恢复与重塑之必要。应该说,两年多来,很多博物馆经历了艰辛的“挣扎”阶段,都想方设法聚焦线上展览,使出浑身解数来提升观众线上的观展体验。

  说一千道一万,真正吸引到观众青睐,才见真章。有人说,博物馆是城市的基因库,一头连接着历史,一头关联着未来。对于当下的博物馆来说,还有一种连接,即通过丰富的手段、新潮的“玩法”把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连接”过来,让他们成为博物馆的常客,有兴趣钻进历史,开启奇妙漫游。

  观照现实,有的博物馆人气一直居高不下,不仅获得专家们的喜爱,更是年轻人的打卡地。而有的博物馆似乎“藏在深闺人未知”,存在感不强,表面看这与博物馆的地位、定位有关,实则也与管理策划上是否“长袖善舞”有关。营销不是贬义词,管理者就应该主动推销、善于推销、长于推销,把博物文化推销出去,既能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也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更能用文化温润人心,有何不可?

  有业内人士推测,在未来,线上、线下双向结合的展览展示项目形态,将会是博物馆的一个常态。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博物馆管理者确实压力巨大,有责任因应时势,多想招契合观众的审美诉求,实现破圈效应,让博物文化走向广阔的世界。

  而对于观众来说,也不能太“矜持”,多看看世界不是坏事。博物馆再降低姿态,哪怕把文化佳肴夹到嘴边,你不张口也无济于事。智能时代迅猛而至,文化供给越发充足,人们欣赏文化产品越来越容易,但也越来越不知道怎么选择,导致的结果是不愿意选择,比如对送上门来的文化餐饮兴趣不高。实际上,如果有时间,还是应该花点心思“走”进博物馆看看,抬抬眼皮、动动手指又不损害什么,面对送到眼前的文化产品,何必拒斥?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应该是文明的力量,是以文化人的力量,是通过提升魅力把观众吸引到历史文化情境中的力量。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2万多个,全国博物馆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也越来越多,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当务之急。双向奔赴,共同发力,博物馆才能越来越有力量。

  (作者:秦 川,系媒体评论员)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