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打开上海

2021-11-26 09:22 来源:解放日报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文化从来不是一个隐没的维度。相反,它是城市发展至今形成的无声的语言、无形的形象,时刻内含着也传递着一个群体共同的精神品格与理想追求。在历史和现实维度中,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上海这座城市孕育、形成、发展和激荡。面向未来发展,面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面对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作为“龙头”的上海,如何用好这三种文化资源,是一个重要课题,更是一项光荣使命。

  2021年岁末,我们邀请上海及全国共31位优秀的专家学者,对这幅名为“上海文化”的画卷,做一次深入解读,希望借由他们的精辟思考与独到见解,向读者呈现上海文化的景深与景表、肌理与品质、优长与发展、来处与去处。从“上海浦”边的小镇,到古代江南地域中的“小苏州”,到近代史上的“东方巴黎”,直至如今的加快建设中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假如文化有色彩,经过6000年时光的涂抹与沉淀,如今的上海是怎样一幅浓墨重彩?

  “春风又绿江南岸。”地处江南的上海,首先脱不开一个“绿”字。

  杏花春雨,小桥流水,吴侬软语……发达的农耕文化哺育出的江南,尽显葱茏生机。从农事上的精耕细作,延展到手工业的精雕细琢,养育成文化艺术上的精益求精,由“精”至“雅”的江南文化,秀美怡人。

  正如江南最为常见的翠竹,灵秀中其实有刚健,柔软中其实有强悍,精致优雅远非江南文化的全部。历史幽深处走来的江南人,崇尚的是文章风骨、道义气节的士大夫精神,践行的是危难中挺身而出的勇气与责任,长虹碧血气冲天,忠义气节传百世。

  从农耕文明迈入工业文明,进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近代,上海被迫开埠,于屈辱中不乏坚韧的反抗与斗争。备受磨难的上海人,依然铭记先人徐光启所言之“欲求超胜,必先会通”。这个位于中国漫长海岸线中点、面向太平洋的港口,被时代推到了西风东渐的门户位置时,毅然慨然地承受、消解、容纳了中西文明的一次次交锋与交融。

  海之蔚蓝,深不可测。然而,泥沙俱下、照单全收并不是海的本义,永远澎湃激荡、永远吐故纳新,方才是真正意义上“海纳百川”的新气象。诞生之初,“海派”本是个略带贬义的形容词,更引起过极大讨论与纷争。而经历史涤荡,其内涵不断变迁,如今的“海派”早已正名,早已超越了“流派”的范畴,成为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作派”:不仅有为人处世上的精明能干、经济生活中的精打细算,还有对新鲜事物的天然敏感、对践约诚信的开明坚守,以及对卓越一流的自觉追求和不懈坚持。

  正是得益于这种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精神,也正是承续了江南文化中刚健强悍的特质,近代以来的上海,不仅始终引领风气之先,更于无声中酝酿、鼓荡着石破天惊的勇气与力量。作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伟大建党精神在这里孕育;作为中共一大召开地,党的伟大历史在这里开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黑暗的历史甬道中探索前行,在白色恐怖之下传递火种,一批批革命志士为之甘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红色文化从上海起源,经过井冈山的红土地、延安的黄土地、东北的黑土地……初心在千山万水写就锦绣篇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红色文化也铸就了上海的城市底色。

  透视上海文化的色彩,不难看出,革命之红、海派之蓝、江南之绿堪称上海文化的三原色。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都是兼具时代性与创新性的优秀文化形态和丰富文化资源。它们并非独立存在:三者之间既有一脉相承之共通,也有遵循精神之巧用;既有提炼熔铸之升华,也有兼容并蓄之扬弃。源流有序,前后照应,层层递进,最终,互相晕染、渗透、层叠,呈现出上海文化的五彩斑斓,构筑了上海文化的无穷魅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海这座人民的城市如何发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这三种文化资源,提升上海文化的生产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融汇能力,是题中应有之义。

  “如果以一棵树来比喻,江南文化是根,海派文化是本,红色文化是英,我们应该护根固本而扬其英;如果以水作比喻,那么,江南文化是源、海派文化是潮、红色文化是波,我们应该溯其源、鼓其潮而扬其波。”

  在历史的追溯与现实的奋进中,期待我们共同创造出能充分体现最忆江南、最潮海派、最红上海的上海文化新样本,继续在世界伟大城市之林中刻深“上海”这个名字。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