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文徵明在南京的朋友圈

2020-10-29 13:54 来源:金陵晚报

  原标题:文徵明访学交友金陵朋友圈

  谈起明代的文徵明,大家都不陌生,他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穷一生精力和时间来到应天求学拜师和结交金陵的文人,为活跃和发展金陵文化贡献了毕生的力量。

  大器晚成54岁做官

  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文徵明生于一个武官家庭。成化八年壬辰(1472),父文林举进士,担任温州永嘉县令,携家赴任。母祁氏相继携文徵明兄弟前往文林任地。

  文徵明小时候也并非神童,相反,生性迟钝,但他为人忠厚。当时7岁的文徵明还不能说话,但父亲文林认为他会大器晚成。直到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11岁的文徵明才开始会说话,并就读私塾。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后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曾经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枝山、唐伯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其实文徵明这一生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靠自己的刻苦奋斗得来的。明弘治八年,文徵明首赴应天府(今南京)进行乡试。自弘治乙卯至嘉靖(1495)和壬午(1522)文徵明九次应试应天府,皆不就。文氏一生因应试与金陵结下不解之缘。文徵明从十九岁发愤读书,之后成为诸生,但因字写得不佳,常被宗师责骂,被列为三等生,不得参加乡试。他的《先君行略》记载:文徵明“少拙于书。乃刻意临学。”他学书是从《千字文》开始,上溯王羲之的《黄庭》《乐毅》。其篆字师法李阳冰,隶书师法钟元常。他集各家之长,精研楷法。最终成为有明一代书法之冠。

  文徵明又参加了好几次乡试,可是都没有中选。他直到54岁才被推荐入京做官,明嘉靖二年,他才通过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一职,领着微薄的俸禄。但是他在官场上常被人妒忌。三年后,他原本该升迁吏部,可文徵明不想再做官,于是请求致仕回乡。当时的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去做官,但文徵明托病不肯前往。

  江浦拜学庄大师

  文徵明的金陵之旅是从拜师访学开始的。明弘治四年,李桢(1431-1493),字应桢,此时他是文徵明的岳父,也是文徵明的老师。李桢时任明朝南京太仆寺少卿,与文徵明的父亲为同僚。文徵明师事李应桢约一年,即因父病及李桢致仕(退休)而返吴。

  文徵明其在金陵期间不断地结交江南才子,拜师学艺。弘治六年,文徵明奉父命至江浦定山师从庄昶。庄昶,江浦定山人,晚年号定山居士,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理论家。他是成化二年进士,历任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廷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时被谪。庄昶当时被贬桂阳州做判官,后来又改为南京行人司副。后以丁忧归隐,卜居定山二十余年。隐居期间,礼部曾多次下文让他回京供职,他弃之不理,以致遭到大学士丘浚的诽谤。

  弘治年间,庄昶曾被起用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官后卒于家乡,朝廷追谥其“文节”。庄昶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访学交友甚欢洽

  文徵明从十九岁到五十四岁止,这三十五年光阴,是文氏书法师古博习的重要时期,也是文氏往来吴门和金陵应试,访学交友的频繁期。从此时开始,直至晚年,文徵明活跃于南都(即南京)文人书家的唱合酬酢,谈榷艺文,甚为欢洽。文徵明与金陵书家的交游圈中“金陵三俊”(顾遴、陈沂、王韦)是文氏交友的一个重要群体。

  终观文徵明一生似乎他与庄昶有着某种契合,庄昶的声望学识和处世态度对文徵明当然有所触动,庄昶的揄扬推重也为年轻的文徵明进入金陵文人圈做了充足的铺垫。庄昶的知遇之恩,文徵明始终心怀感念,当二十年后文徵明再至江浦草堂,他发现这里早已是物是人非。文徵明睹物思情,作成《宿江浦有怀定山先生》一诗:

  惊风木叶夜毵毵,独宿江城酒半酣。千载名山无谢传,一生知己愧羊昙。青灯暮雨残诗帖,明月苍松旧草庵。二十年来头欲白,当时心事向谁谈?诗中追忆往事,寄托文徵明对庄昶的无限思念。后来文徵明又多次到定山草堂拜访庄昶,曾写下《谒庄先生留宿定山草堂》诗。诗曰:“十亩青松四面山,草堂宛转乱流间。若非清福安能到,百访高贤暂得闲。竹圃氓云秋濯濯,水舂供枕夜潺潺。就中何事独堪羡,国事人非不可关。”

  正德七年(1512),文徵明还撰写《先友诗》八首,以此追怀一生中重要的八位师友(李应祯、陆容、庄昶、吴宽、谢铎、沈周、王徽等)。庄昶赫然列于其中。他还为他的老师专门写了《定山庄公昶》诗。诗歌咏云:“定山古通儒,学道希圣贤。古义与时违,敛息贲田园。黄花媚幽径,白鸟咏清川。悠悠青山适,一往三十年。高罗弗为求,欲致无由缘。非无济世心,亦有清庙篇。惜哉用违材,零落成捐弃。”诗有序曰:“壁生晚且贱,弗获承事海内先达。然以先君之顾,窃尝接识一二。比来相次沦谢,追思兴慨。”诗与序对庄昶等诸位师长的相继离世无限感慨,《先友诗》 所咏李应祯、吴宽、沈周、陆容等皆是文徵明至为尊崇之师,此亦足见庄昶于文徵明心中之重。

  文徵明留有大量的书画作品。如他现有行书金陵杂诗十五首,纸本手卷,作于1525年,后有款识:乙酉秋,道济应试金陵,寄示余纪行诸篇。铸词精深,思致间远,诚佳作也。且其所赋,多余往时所历,追思旧历不能记忘,因悉和之以寄余意。虽词语工拙不同,而祖韵之所遣者,或得一二,漫往发四千里一哂。徵明记。钦印为:文徵明印。通过对这些存世作品的欣赏,后人才得以窥见古人艺术高超之处。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