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苏东坡的四大秘笈

2020-07-09 11:48 来源:华西都市报

  人们不禁要问:学霸苏东坡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这一切,还得从苏东坡的家学渊源及治学的“童子功”说起。

  实际上,苏东坡并不是一个神童似的天才人物,与和他同时代、同样知名并且都活了66岁的欧阳修、王安石相比,苏东坡反而是大器晚成。

  秘笈之一:八面受敌

  写最早的成名作《刑赏忠厚之至论》时,苏东坡22岁;写最早一批诗作,是为母守孝后再次赴京途中父子三人合著的《南行集》中的四十多篇作品,时年苏东坡24岁,并没有一篇是后来家喻户晓的传世之作。但同年龄段的李白写出了气势磅礴的《望庐山瀑布》,杜甫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望岳》;在杭州任通判时,苏东坡开始接触词的创作,这时他已经37岁,同年龄段的柳永柳七郎词作早已红遍大江南北。但几十年的光阴过去,有宋一代,苏东坡却以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各类文章,成为北宋文人中作品数量最多、质量最优、成就最高的集大成者。

  梳理苏东坡学习的秘笈,解密学霸是如何炼成的,我想到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八面受敌”。

  苏东坡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就像“八面受敌”一样,不知从何下手,落得读中愉悦读后茫然的现象。但如果每次读书,只在单一主题下求知,不断地深入,就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这样的收获反而会更多。

  苏东坡在《又答王庠书》中,对这一读书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读之。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读,但得其所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做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意思是说,一本书特别是一些经典的被公认为好书的书,包含着多层次的非常丰富的内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需要或不同的角度出发,加以反复研读,以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层层推进,就能将整本书籍化为己用。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学科写作书籍,比如近年流行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超级版图》《枢纽》等等,让人叹为观止,佩服作者完整的、丰富的知识结构,人们往往在各种蛊惑人心的推介下购买,但读起来兴奋,合卷后又不知所云,如果有此症状,推荐大家尝试一下苏东坡总结的这一学习方法,也许不失为一个解决困惑的好办法。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有个重要原则,叫“我专而敌分”。如八面受敌,则不应八面迎击,而要集中优势兵力以众击寡,分散敌方势力。嗜书如命的毛泽东,都这样称赞苏东坡的读书方法:“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四面受敌’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论。”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专注于某一方面时间的积累,往往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八面受敌”法看似笨拙,实则下的真功夫,就像只有通过一砖一瓦的累积,才成就了高耸云霄的高楼大厦。我们看到的世间一切奇伟瑰丽作品的背后,都是点点滴滴的累积构成。

  看来,学渣都是相似的,要成为学霸,则各有各的学习秘笈。每一项秘笈,都建立在苦苦探索、久久为功的基础上。

  秘笈之二:自由舒展

  今天的微信朋友圈中有这样一句关于教育的鸡汤颇为流行: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应该说,不仅苏东坡是幸运的,就连他的老爹苏洵也是十分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开朗、乐观而又富有远见的一家之长苏序。苏东坡一生无论如何起起落落,亲情给予的力量都是前行的重要支撑。我想到的苏东坡成为学霸的第二个关键词是“自由舒展”。

  在教书育人方面,苏东坡不仅有好的父母,还有个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爷爷苏序,以及他形成的纯朴的家风。苏序有三个儿子,长子苏澹,是个平庸之人,次子苏涣,小儿子苏洵。苏涣二十四岁考中进士,不仅成为苏家最先考取功名的,还是蜀地出的第一个进士,自此之后,两宋时期,眉山出了886个进士。

  关于伯父中进士在当地带来的艳羡与震动,苏东坡两兄弟都有诗文记载,苏轼曾回想“天圣中,伯父解褐西归,乡人叹嗟,观者塞途”,苏辙也曾说过“乡人皆喜之,迓者百里不绝”。他们尽管说得有点夸大,但足以看出这位进士伯父对苏家、对两个侄儿的影响有多大。

  苏东坡十二岁时爷爷苏序去世,在外地做官的伯父苏涣回乡守制,两年多时间的耳提面命,让东坡两兄弟受益良多。后来,苏辙在《伯父暮表》中这样记载:少长为文,日有程序,不中程不止。

  话题还是回到爷爷苏序身上。次子取得功名他喜,但苏洵年轻时浪荡不学,几乎全世界都要放弃他时,苏序却面对众人的责难,另有自己的独到看法,“洵儿特立独行,定非凡人,倘加以磨炼,定有出头之日。”你看看人家苏老爷子的眼光,所以才有后来《三字经》上说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

  因为有殷实的家底做支撑,苏洵即使结婚后,依然继续外出游学,而苏序带着两个孙辈,对乡里乡邻乐善好施,并尽享大自然之美之趣。苏洵每次游学归来,对外面世界滔滔不绝的讲解,就像一束光一样,给两个好奇心强的儿子打开了眼界。苏洵后来发奋熟读经史之后,写得一手好文章,文笔汪洋恣意,屡考不第不是因为没有才干,而是他不想去应和呆板教条的科举考试。

  学富五车而性格特立独行的苏洵教育儿子,自有其独特的一面,他多以古今成败得失为重点,引导儿子对历史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父子三人日后之所以在史论、政论等方面成就斐然,皆因先前打下的深厚基础。

  严的父,慈的母,父母刚柔相济性格构成互补性,但在教育儿子成长的目标上却高度一致:不只是要求会反复诵读或博闻强识,而是要有独立思考和独立精神。这样潜移默化的教育,塑造了苏东坡完整的独立性格,这从后来在王安石变法以及司马光废除变法中,他坚持实事求是鲜明的态度可知,他既不会为了前途去迎合最初主张变法的王安石,也不会因为王安石已经淡出江湖就改变自己内心的见解,去迎合正当权且是多年朋友的司马光,而是真诚为社稷苍生着想,说出自己真实的政治见解,哪怕这种见解既不讨王安石也不招司马光喜欢,弄到“上与执政不合,下与本局异议”的地步。

  有人说,人生而平等,如果上帝给你关上了一道门,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也有人说,人生而不平等,才华天赋高的人,你穷其一生也追赶不上他奔跑的步伐。这世上可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秘笈之三:高度自律

  被放逐在偏僻的黄州之地,天纵之才苏东坡没有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而是通过加强学习来提升自己、丰满自己、成就自己。官做不成了,经世济民的儒家理想还在,他拿起手中的笔,向立德立言进军。

  五年黄州岁月,除了文学上的重大突围,实现由苏轼向苏东坡的华丽蝶变,还先后完成了《论语说》五卷,《易传》九卷,开始《书传》的写作,标志着苏东坡自成一家的学术思想的形成,也标志着他开始跻身北宋最重要的思想家之列。对于喜欢交朋结友的苏东坡而言,黄州尽管偏远,但他名气大朋友多,大家都要辗转来探望,朋友间诗酒唱和的情谊,也需要时间做支撑。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在忙忙碌碌之余,总是会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对于苏东坡这样的名人来说,如果管控不好时间,一样也会浪费大把大把的时光。

  据说某天苏东坡约好了黄州朋友朱载到东坡雪堂小聚,换了我们,朋友来之前,除了例行的准备之外,就是坐在椅子上喝茶耍手机刷微信,聊聊天看看云,但苏东坡的考虑不是这样,既然朋友来了要一起吹牛聊天占去大把时间,何不如用这之前零碎的时间先学习一会。

  苏东坡召唤,朱载自然兴冲冲赶来,不料拿了帖子找下人通报,却是“小扣柴扉久不开”,迟迟不见东坡的人影,惹得朱载正想拂袖而去,才见苏东坡急匆匆从屋里出来,连声道歉:“不好意思,刚才忙于温习功课,让你久等了。”

  和我们寻常人一样,朱载也以为学霸就是天生的,功课对他们就是分分钟搞掂的事。

  原来苏东坡说的功课,是抄《汉书》。

  苏东坡不但抄《汉书》,并且抄得很有经验,越抄记得越牢,你看人家是如何抄的,“第一遍每段事抄三字为题,第二次每段事抄两字为题,现在只用一字。”就这样一步步倒逼自己记忆,东坡做到了对《汉书》滚瓜烂熟。

  面对朱载的将信将疑,两人开始了你问我答的游戏。朱载随便说出《汉书》的开篇第一字,东坡便能背诵,毫无差错。

  苏东坡超强的记忆力,不仅同事朋友们佩服不已,就连他的政敌,也心服口服。话说著名的“乌台诗案”始作俑者之一的李定在收集了苏东坡的上百首诗作之后,把在他看来疑似有问题的一首首诗拿出来,用车轮战的方式让东坡逐一解释每首诗的意思,说穿了,就是想搞刑讯逼供。没料到苏东坡对自己几年甚至十年前写的诗,不仅能倒背如流,对诗中引用的典故也能十分清楚地说出出处,诗歌在唐代以写景状物为主,到了宋代,特别重视用典,有的典故还很生僻。这让御史中丞、王安石的学生李定不得不感慨,“苏东坡的记忆力太强了,不服不行啊。”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学霸神采飞扬指点江山的一面,往往看不见人家刻苦用功的背影。所谓天才,也是用努力加汗水,用智慧加自律换来的,而非仅靠着天赋就能驾驭一切。

  即使年轻时参加难度系数甚高、由仁宗皇帝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是苏东坡与弟弟子由搬到清静的怀远驿,每天吃着“三白”饭(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大米饭)用心苦读,准备了一年的结果。而前面我们说过他礼部考试得了满分的“高考”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区区六百多字,也是涂涂改改了三遍才提交的。后来据王珪(当时作为副主考官、翰林学士)的儿子王仲薿对苏东坡的学生李廌说,王珪曾把苏东坡的论和策的两份原稿带回家珍藏,见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起草了三次,好些地方还有所涂改。可见,表面光鲜的背后,也有我们所看不见的精益求精。

  别看苏东坡成天嘻嘻哈哈,喜欢拿朋友开涮,喜欢游山玩水,喜欢喝点小酒,却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和我们今天很多学霸一样,对零星时间的使用和管控非常到位,一旦进入自己的学习修行时间,就会物我两忘,精力高度集中,学习效率极高。

  秘笈之四:博闻强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苏东坡一生博览群书,涉猎广泛,这与他爱好众多有关。前面我们说过,他读了一辈子书,也抄了一辈子书。对于一个书法又漂亮的同学,说不定抄书还是一种书法方面的享受呢。说到这里,苏东坡成为学霸的第四个关键词应该叫“博闻强识”。

  有个关于苏东坡年轻时的段子,依然和抄《汉书》有关。

  三苏一家进京赶考之时,为了打探科举考试的“风向标”,苏洵想尽办法,到四川成都府的首长——曾在朝廷为官、名噪一时的张方平府上拜见,无非是想关系熟络后,希望张大人能找机会帮忙推荐推荐自己的两个儿子。

  张方平是个耿直的文化人,一来二往,两人谈话就投机起来,对苏洵多次提起的两个儿子也十分好奇,就顺便问问其儿子最近在读什么书,准备以什么方式迎考之类的客套话。作为科考高手,旁敲侧击往往就能试出对手水平的高低,就像羽毛球教练,看你挥几拍就能知道你有几斤几两。

  “正再看《汉书》”,苏洵的谦卑中暗藏玄机,一个“再”字,隐而不露地强调了两个儿子不但在学习,而且很用功。但对从小聪慧过人的张方平而言,觉得书重复看是不可思议的事,就没头没脑地说,“文字尚看两遍乎?”

  苏洵原本是想借机在首长面前表扬一下自己的两个儿子,没想到遇到了高人,只得悻悻回家,并把这话给两儿子说了。哪知苏东坡却说:“此老特未知世间人尚有看三遍者。”

  原来,苏东坡年轻时候,手抄一百二十卷的《汉书》,已经是第三遍了。现在看来,苏东坡在进士考试时的出色发挥,多少还是有些水到渠成。

  苏东坡这种抄书以加强记忆的学习方法,有点像曾国藩“结硬寨,打呆战”的用兵方法,表面上十分笨拙,实则是基础扎实,稳扎稳打,久而久之,就会释放出惊人的力量。

  苏东坡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期间,拟了800多道圣旨。因为文笔出色,想象瑰丽,东坡拟的圣旨除了对仗工巧、铿锵有声外,在引经据典、譬喻丰富上更是要胜同辈一筹。比如政敌王安石去世后,由苏东坡撰写的敕文就与众不同,“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后来,苏东坡的继任者洪某对自己的文才颇为自负,遂询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我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从不用查书。可见,苏东坡的学问多深多精,与今天动不动就百度查资料的某些学者专家相比,博闻强识不知要好多少倍。

  对自己的文学创作,苏东坡是相当自信,“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由此可见,十倍的自信是建立在百倍的努力与付出的基础上。

  当然,苏东坡有这样的底气使他自信心爆表。他一生的著述之丰,生命的张力之强,能抵达的维度之多,是李白杜甫所不能比的。如果说苏东坡有什么独门的学习秘笈,纯粹是虚张声势,那些才华之外平平常常毫不起眼的用功,才是学习的宝典。(夏钦)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