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镇的文学机理

2019-05-24 08:42 来源:北京日报

  偶尔到江南的时候,不能忘记的往往是那些小镇。但我们在北方久住的人,不太深解内在的理路,造访水乡的遗物,看到的往往是皮毛。前些日子读到友人余连祥《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研究》,好似体味到了些什么。对于北人而言,这书无疑揭开了诸多奥秘。

  江南是个历史性的概念,明清时期狭义的江南,只是指太湖流域的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八府以及由苏州府划出的太仓州。上海开埠以后,上海成为世界性的“冒险家的乐园”,迅速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海轮、火车、内河轮船、汽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拓展了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其辐射圈由太湖流域扩大到钱塘江南岸的宁绍地区,甚至还延伸到浙东的台州和金华。这就形成了近代至今的“江南”。

  余连祥从小生活在石门镇“乡脚”内的乡下,又在茅盾故里的乌镇中学求过学,耳闻目睹许多民国故事,他对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许多陌生的东西。作者引用费孝通的社会调研以及大量方志材料,论述江南现代作家的小城镇书写,并与方志文献参照阅读,进而从“事物本身”发动学术。作者在初刊本和初版本的本文细读中,读出了一些不被学界注意的内容。如王鲁彦的《菊英的出嫁》,研究者大都对小说描述的浙东冥婚习俗津津乐道,而我们的作者把该小说与许杰的《大白纸》、许钦文的《疯妇》和王鲁彦的《屋顶下》等结合起来,研究现代江南小城镇上的留守女性,这就读出了不少新意。许杰的另一篇小说《隐匿》描述了留守女性彩珠的悲剧命运。该小说只收入许杰民国时期出版的《惨雾》初版本,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类小说选中再没有出现过。

  透过文化背景来解读作家,不能缺失的恰是田野调查。鲁迅和周作人出生的绍兴都昌坊口、茅盾的故里乌镇观前街、郁达夫在富阳县城的故居和杭州城内的“风雨茅庐”、叶圣陶的“第二故乡”甪直镇、丰子恺的故乡石门镇,以及夏衍、朱自清、王鲁彦、洪深、徐志摩、柔石、艾青、于伶、葛琴、巴人、陆蠡、林淡秋等作家的故里,都留下了作者调研的足迹。江南小镇有各自的颜色,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倘一一辨析清楚,作家的个性隐秘的部分也因之凸显出来。风情与文本对读,也是还原历史的一种办法,虽然对它的有效性人们还有不同的认识。

  小城镇作家所写的作品并非都是小城镇文学,只有他们那些对江南小城镇文化进行文学书写的作品才算是江南小城镇文学。鲁迅等作家写自己熟悉的“乡土”,而流露出作者“乡愁”的乡土却有小城镇和乡村之分。从主要场域来分类,鲁迅的小说写了四类不同的场域。一是“首善之区”北京,也称北平。此类小说有《兄弟》《伤逝》《端午节》《鸭的喜剧》等。二是S城,即小县城。此类小说有《药》《白光》《在酒上》《孤独者》《故乡》等。三是市镇,主要是鲁迅虚构的鲁镇。此类小说有《明天》《孔乙己》《祝福》等。四是乡村。《阿Q正传》中的未庄就是一个大村庄,其他如《社戏》中的平桥村和《长明灯》中的吉光屯等都是乡村。

  综观中国现代文学的叙事空间,可以分为乡村文学、小城镇文学和都市文学三大类。小城和市镇一头连着大都市,另一头连着乡村,是都市和乡村的中介。都市的现代化、都市摩登通过小城镇而深入乡村,而乡村对于都市的反哺也通过小城镇来传导。传统与现代、时尚与守旧往往在小城镇碰撞。小城镇是现代作家最熟悉的叙事场景,不少作家身在大都市,而故乡的小城镇是他们永远的乡愁,因而相对于乡村文学和都市文学,现代小城镇文学是最精彩纷呈的一个文学种类。

  鲁迅、周作人兄弟喜欢听祖母讲猫是老虎的师傅等民间故事,也爱听保姆长妈妈讲述那些有乡野之趣的传奇故事。他们还爱读《越谚》《湖录》《夜航船》等描述江南风情的笔记和小品文等。郁达夫写游记,最爱翻方志文献。茅盾甚至还参与过《乌青镇志》的编撰……这些现代江南小城镇作家都有丰富的江南小城镇文化知识,并长期浸淫其中。乡土文化赋予他们的文学作品极为厚重的地域文化底蕴;“侨寓”在大都市,在不同的文化参照系中反观江南小城镇,小城镇文学的字里行间又有了文化批判精神。这批深受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化影响的作家,形成了阵容豪华的“现代江南小城镇作家群”。他们对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化的文学书写,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从江南区域走出来的作家几乎占了半壁江山,从地域文化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关联上来说,为什么在现代中国处于转型之时,江南区域会出现一批作家的整体崛起?他们与江南、江南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特别是他们心目中和作品中对江南的认识和表现,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余连祥的研究能抓住“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这个颇有新意的“点”,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和研究。与以往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宏大主题”研究相比,这种研究更能深入中国现代文学的内部结构去探寻其生成与发展的逻辑进程和结构,也更能发掘出现代文学生成与发展的文化机理和艺术审美规律特征。

  鲁迅在小说里发现了中国的乡村和小城镇,发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些可贵而又灰暗的元素。借着西方与日本的多种参照,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讲的乡土文学。早在五四时期,鲁迅那些描写S城、鲁镇和未庄的小说,在青年作家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鲁彦、许钦文、台静农、蹇先艾、许杰等作家有意学习鲁迅的乡土叙事,形成了“乡土写实派”。由鲁迅开山的现代小城镇文学,江南是重镇,但其他地区的作家也写了很多描述小城镇的文学作品。沈从文、废名、沙汀、萧红、师陀、李劼人、彭家煌、周文、骆宾基等作家尽管只是“散兵游勇”,但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不少经典的小城镇文学作品。余连祥在“结语”中放眼全国,在横向比对中进一步彰显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的特色。著者能从大处着眼,又能从具体作品的本文分析着手,读上去颇有趣味,得出的结论又很有说服力。如讲到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中发达的商业氛围,就横向比较了施蛰存与废名的同题小说《桃园》,以及师陀的《果园城记》和沈从文的《长河》对于果园的描述。题材同中有异,小说作者作为隐形的叙事人,其价值评判更有意味。

  中国的古镇正在渐渐消失,多年以来的大拆大建,拆除了好多江南小城镇文化的元素。青年人要理解过去的历史,有了相当的难度。每到节假日,绍兴鲁迅故里、乌镇、南浔和甪直等具有清末民初风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小城镇游人如织,说明能承载江南文化乡愁的江南小城镇已成了稀缺资源。学者们于此类研究中不仅深含着一种情结,其实也在留住历史的脉息。现代文学的丰富性,是可以从类似的研究中得以印证的。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