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舒慈:做好创作链条上的螺丝钉

2019-05-24 08: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最近,曹舒慈很忙。4月28日、29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芭蕾舞剧《敦煌》;5月10日,随团赴日本演出《天鹅湖》;5月14日,直接赴上海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同时,还排练着两部舞剧,间隙又配合录制中央芭蕾舞团建团60周年的宣传片。

  采访当天下午6点,记者见到曹舒慈的时候,刚刚结束一天排练的她一身素服、素面朝天地就从宿舍跑到中央芭蕾舞团的大厅接受采访。

  芭蕾舞演员的一天是怎样的?“早上9点半上班,一个半小时的训练直到11点,紧接着一个半小时的排练到12点半。中午1个小时的午休,下午从1点半排练到5点。”曹舒慈坦言,这样的工作量其实挺累的,即便下了班也不会有心情出去玩,还得准备第二天的排练,揣摩角色。

  自2017年9月首演以来,芭蕾舞剧《敦煌》不断地打磨提升,到现在还在进行着修改。“可能我今天跳的就和昨天的不一样。”曹舒慈说,“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把《敦煌》的故事通过芭蕾讲述得更加明了、生动。”

  《敦煌》以中国第一代致力于敦煌艺术保护与研究的传承者为切入点,通过共同热爱并痴迷于敦煌艺术的留法音乐家念予与敦煌保护者吴铭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千年文明与戈壁大漠中的那份坚守与奉献。

  2017年初《敦煌》正式开排,而那时曹舒慈拿到的剧本已经过了多年酝酿和数次修改。“敦煌文化在我的印象里既广博又丰厚。”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切入点?直到跟随中央芭蕾舞团采风的队伍到了敦煌,曹舒慈终于明白了。

  “走出敦煌国际机场,经过茫茫戈壁才能到达敦煌研究院。想想70多年前,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开创者们是怎样辗转到莫高窟的,又是怎样被敦煌艺术打动而甘愿忍耐孤苦寂寞,将一生奉献在这里的?”曹舒慈说,在剧中,她饰演的角色念予来到敦煌的经历就是借鉴了敦煌艺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常书鸿的真实经历——1935年,留法的常书鸿在巴黎塞纳河畔一个旧书摊上,偶然看到一部名为《敦煌图录》的画册,他一下子被这座中国艺术宝库所震撼,毅然回国。与念予到来之后的再度离开不同,常书鸿终其一生投身于敦煌艺术的保护之中,成为剧中敦煌保护者吴铭的现实写照。

  “和常书鸿先生一样,这里的工作人员也都是凭着对敦煌艺术的热爱,坚守在这片热土上,他们把这些面临消失危险的壁画一点点描摹下来,再研究怎么保护。”曹舒慈感慨,“剧中,当念予再度回到敦煌祭奠吴铭时,为敦煌艺术奉献一生的先驱们的墓碑竖立在茫茫戈壁上,工作人员告诉我:‘以后,我们也将埋在那里……’。”

  即便前期做了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在创排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何充分还原壁画上的舞蹈并以芭蕾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是其中的难题之一。“根据敦煌壁画上飞天舞姿,编导打算排一段敦煌伎乐舞。然而,这属于中国古典舞,动作具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和芭蕾舞的舞蹈方式完全不同。”曹舒慈说,“如何让两者融合,这是排练中我们一直在‘磨’的地方。”

  最终,《敦煌》征服了观众。2018年,敦煌文博会期间,中央芭蕾舞团带着《敦煌》回到了曾经采风创作的地方,精彩的演出催人泪下。“看到我们采风时结识的工作人员变成台下的观众并被我们的演出打动时,对我们演员来说是最开心、最骄傲的时刻。”

  凭借在《敦煌》中的出色表演,30岁的曹舒慈获评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虽然诸多荣誉加身,但是此番获奖让曹舒慈倍感荣幸:“这是对我作为一名芭蕾舞演员在舞台表演上多年探索的肯定。”刚入团时冯英团长“要做演员,技术重要,表演更重要”的谆谆教诲;团里首席演员排练时的耐心指导;自己平时默默的“偷师”……回首自己的成长之路,曹舒慈坦言最离不开的就是中芭的滋养,“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表演的理解逐渐加深,我的表演风格也在慢慢形成。”

  2006年进团,17岁便以实习演员的身份出演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最年轻的“朱丽叶”;赶上中芭大力培养青年演员的好时候,2011年成长为国家一级演员;入团13年,出演了20多部舞剧……曹舒慈一直认为自己很幸运。当然,幸运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她说:“我们这个行业就是在不停地追求完美,我们要跟自己死磕——为什么有的动作别人能做自己却做不到?我做到了,我能不能做得更好?只要在动作的完成上还有不顺畅的地方、还有不能自由表达的时候,这些都要求我们不断去突破。”

  30岁,对于一个芭蕾舞演员正是好时候。对于芭蕾艺术,曹舒慈始终心存敬畏。“其实,我们就是创作链条上的一颗颗螺丝钉,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积极参与团里的艺术创作,和大家一起进行时代的艺术探索,一起倾尽全力打造艺术精品。”而她对自己的期待就是——踏踏实实把每场演出演好,把每天的功练好。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