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到这一点 民间收藏就无法冲破困境

2019-02-21 09:02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不看到这一点,民间收藏就无法冲破困境

  民间文物往往会面临“缺陷资源”这样一种先天不足。所谓“缺陷资源”,指的是与文物相关的出土地层、出土位置等原始信息缺失。这些资料和信息是公开展陈的基础,也是开展后期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许多时候比器物本身更有意义和价值。正因如此,国有博物馆以及其他国有考古单位所拥有的文物资源,绝大多数可以说是“优势资源”。

  相比之下,民间文物,包括民间收藏家和非国有博物馆在内所拥有的流失文物,由于盗掘者的任意破坏,往往缺乏这些必要信息,哪怕再重要再精美,也只能是“缺陷资源”。

  目前,民间收藏已经成为国有博物馆系统的重要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民间文物的“缺陷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这种转化并不是没有可能。回顾过去,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文化现象的突破和繁荣,许多来自于一次次意外发现。如宋代石鼓文和钟鼎彝器的发现,促成了中国金石学的诞生,涌现出《集古录》《考古图》《历代钟鼎彝器款识》等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19世纪末期,大量被当成中药材买卖的刻字“龙骨”的发现,直接导致了甲骨文这一文字形态的确立,由此产生了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容庚等一大批重要的相关学者。事实上,当时这些意外的发现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考古概念,所有学术成果几乎都是建立在对流失文物的关注、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之上。

  问题在于,当下收藏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大量民间文物成为“优势资源”。如果不对这些问题有清楚的认识,许多民间收藏家就无法突破自己的困境。一方面,由于收藏领域的卖家本身鱼龙混杂,大量赝品充斥其中,当重要的流失文物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不少专业学者也往往出于真假难辨和信息不足,不愿意主动去研究这些新出现的材料;另一方面,收藏领域的一些买家动机也不纯,只考虑自身投资的保值增值,一味将“流传有序”作为收藏的最高目标,这种逻辑站在艺术品投资和保值增值的角度来看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应该放大成为社会主流的声音。文物资源的优和劣,不能只用拍卖价格来衡量。价格只是一个因素,并且是最不重要的因素。文物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特别是博物馆所保存的文物,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不是用价格可以简单衡量重要与否的。

  如果说收藏文物是收藏者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自发热爱,那么一些收藏者“化私为公”,创办各种专题的非国有的博物馆,则己是文化的自觉。这种行为理应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许多非国有博物馆拥有的文物,并非件件“流传有序”,大部分都还是流失文物——虽然流失文物并非“优势资源”,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非国有博物馆倘若能够通过系列和专题性的收藏,去伪存真;通过公开的展陈,接受观众和社会的检验;并且组织学者、专家展开系统的跨学科研究,让流失文物回归以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学术研究体系中来。那么,原来有信息缺失的“缺陷资源”,完全有可能转化为“优势资源”。因此,对于非国有博物馆而言,坚持学术办馆,是将“缺陷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深圳市博物馆协会副会长)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