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 让诗圣文化光耀千秋

2018-12-10 09:26 来源:四川日报

  与时代同行

  著名学者、现代诗人冯至在《杜甫传》中写道:“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他的死地和生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杜甫草堂,就似诗画般的浣花溪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流淌,不断焕发出夺目光彩。改革开放以来,草堂与全国全省同步,锐意改革创新,一步步发展成建筑宏敞古朴、格局典雅庄重、庭园幽美秀丽的文化名胜;从改革开放初占地面积200多亩,到目前占地800余亩、年观众近300万人次,集博物馆、研究中心和文化传承地为一体的四川最重要文化名片之一。草堂,在自身的变迁发展中承载和丰富着中华优秀传统的内涵,经历和见证着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和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古建园林建设跨越式发展

  成都杜甫草堂,是全国诗圣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处。在这里,诗圣杜甫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美好祝愿,使茅屋成为杜甫文化的精神地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1949年以前,杜甫草堂年久失修,1952年全面整修后一扫凋敝。改革开放以后是草堂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40年来,草堂古建园林建设飞速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茅屋的重建。

  今日草堂,茅屋处游客熙来攘往。但在以前,这里是一块空地。杜甫草堂博物馆老馆长周维扬介绍,到上世纪90年代,草堂对古建、园林的维护和养护已现成效,“但很多游客一来还是要问杜甫的茅屋在哪里?在他们眼里,茅屋是缅怀诗圣的最佳载体。到草堂却看不到茅屋,徒留遗憾。”1996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根据历代文献,确认重建茅屋确有历史依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以后,在工部祠附近重建茅屋。如今,草堂茅屋已然是草堂最重要的景点。

  2001年,在地下管网施工中,草堂正门西侧的唐代灰坑和工部祠北面的唐人生活遗址被发现,其出土文物印证了杜甫对其居住环境和生活情景的描写,极大丰富了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2004年,唐代遗址陈列馆建成开放,使杜甫草堂更显历史的厚重。

  据介绍,大雅堂、万佛楼、仰止堂、东方丈等草堂众多标志性的景点,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建成。此外,水系改造、新文物库房的修建等硬件基础建设,改善了文物保护的环境。尤其南北地下停车场的修建,有益于草堂的发展。

  2015年,浣花溪公园纳入杜甫草堂,使草堂面积从200多亩增加至800多亩。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认为,“此举是改革开放给草堂带来的成果之一,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

  如今的草堂,古木参天,满目苍翠,茅屋、诗史堂、工部祠、碑亭等庄严肃穆,古朴典雅的祠宇,让人穿越时空流连于诗圣的世界。

  学术研究和文物保护成果突出

  改革开放后,草堂迎来了学术研究的春天。在各级领导关心下,1980年成立了成都杜甫研究学会;次年专门研究杜甫的学术刊物《草堂》(后改名为《杜甫研究学刊》)创刊。学会创办30多年来,迄今已举办了19届年会,推动了杜甫研究向纵深发展。而学刊作为杜甫研究领域唯一学术专刊,几乎刊载过当代所有杜甫研究名家的学术论文,2018年再次成功入选中国社科类核心期刊。

  今年12月1日,杜甫研究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在成都举行,近两百位专家学者与杜诗爱好者参会,近百篇论文推出,继续深入发掘杜甫文化,紧扣时代脉搏,助推传统文化的现实转化。依托学会强大的学术研究实力,重建的草堂书院也正式落成。未来,杜甫草堂博物馆将以草堂书院为载体,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杜甫资料收藏中心、杜甫文化研究中心、诗歌文化研究中心、诗歌教育推广中心、国际汉学展示平台。

  杜甫草堂还是杜甫的文物资料中心和文献中心。截至目前,馆藏文物资料5万余件,其中有历代刊行的杜甫诗文集版本、外文杜诗译本、杜诗书法绘画作品等。这些珍贵文物中,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是海内孤本,另一部宋刻《杜工部草堂诗笺》也是罕见珍本。此外,杜甫草堂现存明清碑刻近30通,是草堂历经沧桑的历史见证。

  2009年,杜甫草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如今,杜甫草堂已成为四川省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分中心。草堂文保中心的建设,大力提升了博物馆藏品保护、文物修复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博物馆的综合实力。

  多措并举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最近几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先后打造了“诗圣文化节”“草堂一课”等文化品牌,建成了杜甫千诗碑等新的文化载体,成立了草堂艺术中心,打造了草堂文创馆,多管齐下发挥着博物馆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也因此丰富和滋养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

  为推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杜甫千诗碑”项目本月在杜甫草堂博物馆和浣花溪公园落成,不仅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注入了新气象,更是诗歌之城、书香成都、文创成都闪亮且具有情怀的一张文化名片。杜甫存世的1455首诗作,以书法、石刻等形式得以展现。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异彩纷呈的名家墨宝、古韵悠悠的鲁西青石、精彩绝伦的刻工技艺……诗歌、书法、篆刻、园林、古建、雕塑的“六艺合一”,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杜甫研究学会的专家学者们认为,千诗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方位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空间,也对丰富成都杜甫草堂的文化内涵、传承杜甫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刘洪表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还有很多举措——

  2010年,杜甫草堂博物馆在“人日游草堂”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升级打造“成都诗圣文化节”,如今成为弘扬优秀传统诗歌文化的品牌和诗歌盛会。

  2012年,杜甫草堂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社教项目“草堂一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4年,“草堂一课”项目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2014年、2015年杜甫草堂博物馆被授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单位。

  今年3月,由草堂诗社、草堂琴社和传统服装社等组成的草堂艺术中心,引入三大领域的名家、大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在文创产业发展方面,杜甫草堂也积极努力探索。2016年9月,杜甫草堂文创馆正式开放,本着“传承经典、创意生活”的发展思路,将诗歌文化、传统文化与时尚创意、非遗技艺、地方特色相结合,将现代商品或传统工艺品赋予草堂文化内涵,为产品增加文化附加值成为文创馆的创新方向。成都正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西部文创中心,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发展目标,而文博文创将为城市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成都新经济发展提供文化自信和智慧源泉。

  2017年,中央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定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同年,四川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刘洪表示,作为博物馆,珍贵的馆藏文物资料承载着民族文化,体现着中国智慧,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未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还将以更多元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充分发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金金)